浅析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浅析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ID:21852615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浅析汉语中的歧义现象_第1页
浅析汉语中的歧义现象_第2页
浅析汉语中的歧义现象_第3页
浅析汉语中的歧义现象_第4页
浅析汉语中的歧义现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汉语中的歧义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NNORMALUNIVERSITY语误研究课程调研报告课程名称:语误研究_调研报告题目:浅析汉语中的歧义现象姓名:王思思_学号:2012041172所在学院:文学院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七班任课教师:陈一_2014年12月7曰浅析汉语中的歧义现象【摘要】所谓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一切语言之中。本文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汉•中的歧义现象进行浅析,对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指出歧义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消除歧义的手段。【关键词

2、】汉语歧义的成因歧义的影响消除歧义【正文】什么是歧义?歧义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歧义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一切语言之中。汉语歧义的研宂始于赵元任先生1959年发表的《汉语的歧义问题》,1980年朱德熙先生发表《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对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进行了论证,使汉语歧义现象的研究方法获得突破。本文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浅析,对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指出歧义在实呩的语言应用屮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消除歧义的手段。一、歧义的成因(一)语咅歧义汉

3、语中的语音歧义多是由于汉语的一个音节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语素引起的,一般存在于口语屮。语音歧义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1、同音字引起的歧义在汉语中,存在很多读音相同但拼写和意义不同的汉字,因此容易产生语音歧义。例如:(1)甲:“请问您贵姓?”乙:“免贵姓zhdng。”(张/章)(2)拿个ddizi来。(带子/袋子)她在hudzhu加g。(化妆/化装)我要tudxk◊(拖鞋/脱鞋)2、多咅字引起的歧义汉语中有很多词都有多个读音,不同的读音对应不同的意义,混淆读音就易产生语音歧义。例如:(3)这个人好说话

4、。“好”如果读作第三声的话,表明这个人好商量,不刁难人;如果读作第四声的话,表明那个人喜欢说话,一直说个不停。(4)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据说这幅对联有七种读法,这与“朝”和“长”是多音字有很大关系。3、轻重音引起的歧义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不同的轻重音表达了说话人不同的含义,如果不能注意到这点,就会产生歧义。例如:(5)最好买一个。如果重音放在“买”上面,意思是指“要买一个,而不是借或其它的方式”;如果重音放在“一个”上而,则表示“只买一个就行了,无需多买”。(6)我想起

5、來了[1]。“起來”的两种不同的读法,使句子具有不同的意思。“起来”读轻声时作补语,“想”和“起来”之间的停顿较小,意思是对以前忘却的事情重新想起;“起来”读本调吋作谓语,“想”和“起来”之间的停顿较大,意思是我准备起床了。(二)词汇歧义词汇歧义是指巾于对句子中某一词语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歧义,一般这些词的不同意义是有联系的。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尤其常见,因为汉语中语素或词很多为多义。词汇歧义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情况:1、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例如:(7)他已经走了。“走”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指“离开

6、此处”,另外一个是“去世”,因为汉语中“走”可以作为“去世”的委婉说法來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词汇歧义。(8)他的包袱太重。“包袱”可以理解为“行李”,也可以理解为“思想负担”。(9)他己经走了两个小时了。“走”既可以解释为“行走”;又可以解释为“离开”。2、兼类词引起的歧义一个词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性,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难以确定是哪种词性,就会产生歧义。例如:(10)原来这里是仓庳。“原来”可以作时间名词,表示“起初、当初”;也可以作副词,表示“发现真实情况”。(11)饭还热着。“热”既可以

7、作形容词,表示“温度高”;也可以作动词,表示“加热”。(12)抽屉没有锁。“锁”既可以作名词,指实体的锁,也可以作动词,表示动作“上锁”。(二)语法歧义语法歧义是指因语法关系或结构层次的不同而形成的歧义。语法歧义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1、句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例如:(13)学习文件[2]“学习”和“文件”既可以构成动宾结构,相当于“学什么”;也可以构成偏正结构,相当于“什么文件”。(14)进口机电产品[3]“进口”和“机电产品”既可构成动宾关系,相当于“进口什么”;也可构成偏正关系,表示“什么机

8、电产品”。(15)学生家长“学生”和“家长”既可以是偏正关系,表示“学生的家长”;也可以是联合关系,表示“学生和家长”。2、领属关系不同引起的歧义例如:(16)这是小明的照片。“小明的照片”既可以理解为照片是小明的所有物,又可以理解为照片上的人是小明。(17)他和你的同学[4]A、他和你的同学111定屮结构,表示“他和你”两个人的同学,指一个人。B、他和你的同学LJ1联合结构,表示“你的同学和他”,指两个人。3、指向对象不明引起的歧义例如:(18)他刚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