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近史材料题简答题

中近史材料题简答题

ID:21853984

大小:79.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25

中近史材料题简答题_第1页
中近史材料题简答题_第2页
中近史材料题简答题_第3页
中近史材料题简答题_第4页
中近史材料题简答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近史材料题简答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材料一:(1899年)八月二十九日,清廷颁发渝旨,指出:“国家振兴庶务,凡有益一国便于民首,均应随时兴办,以植富强之基,前因商务为当今要图,特谕刘坤一、张之洞就沿海一带先行试办。……务期中外流通,确有成效,不得徒空言,致负朝廷力图振兴之意。”十月二十五日,清廷准许刘坤一所奏,宣布“农商人等联络群,考求物产”,“在所不禁”,但不准“妄议时政”。引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材料二:在经历了庚子事变后,西太后不得不对基本国策作了较实际的反思;“自播迁以来,皇太后宵肝焦劳,朕尤痛自刻责,深念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现在议和,

2、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此后西太后于1901年1月以光绪的名义在西安颁布了“预约变法”的上渝,明令:“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职情形,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抒己见。”(同上书)材料三:清末新政时期,西太后表示变法决心说:“尔中外臣工,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礼苴所能挽回厄运。惟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予与皇帝为宗庙计,为臣民计,舍此更无他策。”引自《义和团档案史料》下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戊戌政变以后,清政府

3、在“变法”问题上,其态度以及变法内容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对清末“新政”进行评价。1、清政府对“变法”22态度逐渐认可和明朗;改革的内容由最初的经济方面,继而扩展到政治体制方面(52、清末统治者对变法态度的改变及实行“新政”,是鉴于当时国内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将危机自身统治而被迫为之,其目的是为了平息人民革命,消弭统治危机,因而注定要失败(5分)。3、清末“新政”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大趋势,其“新政”的一些内容,亦符合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的潮流,客观上具有进步性(5分)。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鸦片战争

4、后,帝国主义企图通过大量倾销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但情况并不如他们想象的乐观,试分析其原因。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产品仍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4分)。②英国资产阶级不顾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盲目倾销(3分)。③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也使得外国商品在中国难以打开销路(4分)。④鸦片贸易的继续泛滥排斥了正当的贸易(4分)。2、概述191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变化过程,论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了资本主义萌芽(2分)。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中国民族

5、资本主义工业(3分)。甲午战后,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洋务派无力控制民族资本主义,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2分)。2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的扩张,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3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2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难已独立发展(3分)。1、简

6、述甲午战争对于中国社会和远东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①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更加腐败,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分)。②中国人民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发展,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3分)。③中日两国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本在远东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实力大大加强(2分)。④日本继续其对外扩张政策,但受到俄、德、法的抵制,由于英国在远东地位下降,遂与日结成同盟,共同对抗俄国,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争夺更加激

7、烈(2分)。2、概括说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①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个独立的国家,尽管自身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在缓慢发展,但以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2分)。②22战后,西方资本主义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逐渐地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③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从此主要由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这

8、三部分组成,这是典型的半殖民半封建经济(5分)。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