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

ID:21856577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_第1页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_第2页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_第3页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_第4页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摘要:本文梳理了从建国以来三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三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实证结果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较农村土地农民所有的制度、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更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效率;另外通过断点回归发现,以1994年为转折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后期的制度效应明显弱于前期。论文基于此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及建议。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经济绩效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摘要:本文梳理了从建国以来三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

2、三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实证结果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较农村土地农民所有的制度、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更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效率;另外通过断点回归发现,以1994年为转折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后期的制度效应明显弱于前期。论文基于此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及建议。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经济绩效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摘要:本文梳理了从建国以来三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三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实证结果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较农村土地农民所有的制度、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更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3、的效率;另外通过断点回归发现,以1994年为转折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后期的制度效应明显弱于前期。论文基于此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及建议。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经济绩效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摘要:本文梳理了从建国以来三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三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实证结果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较农村土地农民所有的制度、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更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效率;另外通过断点回归发现,以1994年为转折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后期的制度效应明显弱于前期。论文基于此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

4、革的方向及建议。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经济绩效johansen检验农村土地制度是我国经济制度的核心,关切着农民福利、农村和农业的持续发展。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三次较大的土地制度变迁,即农村土地农民所有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及家庭承包责任制。显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制度的替代和转化对于如何激励农民生产积极性,进而调整生产要素组合投入及最终农业产出具有重大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我国三次大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行系统梳理,并构建生产函数模型定量分析要素投入的贡献变化以测度制度经济绩效,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及趋势提供理论支撑。一、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我国农村土地制

5、度经历了农村土地农民所有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及家庭承包责任制三次大的变革,每一次制度改革都是基于农村发展现状和历史事实,对于解放农村生力,促进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农村土地农民所有制(1949年—1956年)建国之初,我国实行了土地农民所有权制度并建立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民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下土地所有权归农民所有,生产资料共享,农民之间联系加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但同时,由于土地规模小,生产工具不足等不利于农村机械化生产,生产成本相

6、对较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也较差。更为重要的是受重工轻农等政策的影响,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较差也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2.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1957年—1978年)为克服了农民分散经营、生产成本过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特点,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会示范章程》规定:“入社的农民必须把私有的土地和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这样,土地集体所有制全面实施。农民集体参加劳动,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和分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土地、生产资料、生产成果都归集体所有,虽然有利于规模农业的发展,但农民被强制加入合作

7、社,严禁退出,造成了诸多“搭便车”的现象及监督成本过高的问题。3.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1978年—至今)1978年后,我国开始推广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以家庭为生产单元的制度,激发了农民生产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少了监督成本,解决了多劳与少得或不得的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又一次增长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的弊端也逐渐凸显,如农村土地产权边界不清晰导致土地增值的产权纠纷现象日益突出,土地流转和配置效率较低,且以家庭为生产单元的模式不利于土地绩效的提升和规模化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