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证据概述

第9章 证据概述

ID:21858535

大小:351.50 KB

页数:77页

时间:2018-10-20

第9章 证据概述_第1页
第9章 证据概述_第2页
第9章 证据概述_第3页
第9章 证据概述_第4页
第9章 证据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9章 证据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证据概述真相的来源?基地组织派遣了4位恐怖分子来到中国策划袭击:第一个去炸公交车,但是没挤上车;第二个去炸超市,但是炸弹被偷;第三个去炸火车,但是车票已告罄;最后,终于有一位成功的引爆了煤矿,数百名工人死亡。这位恐怖分子回基地等着领赏,但是中国媒体压根没报道此事,结果这位仁兄以撒谎罪被处决。三个小偷-在路灯下数钱被抓获几个银行抢劫犯要数钱,头目说不用数了晚上看新闻就知道银行职员在发生劫案时顺手牵羊,抢劫犯是老板引子:某山区发生一起强奸案件,当地公安机关经过侦查,逮捕了与被害人同村的村民周某某,所依据

2、的证据是:(1)本地是一偏僻山区,外乡人作案的可能性很小;(2)周平时生活作风不好,有流氓行为;(3)周被传讯时,脸色苍白,语无伦次。问:此案中,公安机关对证据的运用存在什么问题?1.证据-推测,臆想,评论2.证据属性:证据材料-定案证据3.证明标准:立案-侦查-拘留-逮捕-起诉-审判4.证据规则:无罪推定,品格证据,辞色气耳目(传闻、猜测)5.侦查方法与定案根据6.知识要点掌握证据的概念和特征(客观性、相关性、法律性)了解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掌握刑事证据的种类: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

3、;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掌握刑事证据理论上的分类1.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根据证据来源的不同2.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根据证据表现形式的不同3.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根据证据对案件事实所起证明作用的不同4.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不同一、证据的概念“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1)客观存在(2)手段(3)统一2008.单选题.30.30.某银行被盗,侦查机关将沈某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在进行警犬辨认时,一"功勋警犬"在发案银

4、行四处闻了闻后,猛地扑向沈某。随后,侦查人员又对沈某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论显示,只要犯罪嫌疑人说没偷,测谎仪就显示其撒谎。关于可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均可以B.警犬辨认可以,心理测试结论不可以C.警犬辨认不可以,心理测试结论可以D.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均不可以第一节证据的概念与意义一、证据的概念二、证据的特征三、证据的意义二、证据的特征1、证据的客观性2、证据的关联性3、证据的合法性1、证据的客观性传统证据理论认为,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伴随着案件的

5、发生发展而遗留下来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理由:1.由案件本身的客观性决定;2.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为依据。客观性是证据是基本属性,1.客观性是人们认识证据的基础,它的意义在于能够为人们对证据的认识提供素材,并赋予其价值,就如同彼岸之灯塔。2.证据的客观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了事物的性质。2、证据的关联性1.证据关联性的定义:A.是指证据必须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或其他争议事实具有一定的联系。B.“所应用着的两项事实彼此之间是如此地紧密相关,按照事物的通常进程,其中一项事实本身或与其

6、他事物相联系,能大体证明另一事实在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存在或不存在。”————[英]《证据法精要》2.证据关联性的判断常识、经验&严密的逻辑推理。3、证据的合法性(1)证据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形式(2)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依法收集,才能被用作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采用非法手段得来的证据是不能用作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的。关于证据能力和证明力英美法系国家将证据的特征表述为关联性和可采性,其中,关联性与我国关联性的要求是一样的,可采性相当于我国的合法性,也就是可以采纳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在大陆法系国家,证据的特征被表述

7、为证明力和证据能力。证明力相当于我国的客观性和关联性,证据能力相当于我国的合法性。关于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一、证据能力(证据资格)又称证据的适格性、证据资格,是指某一材料能够用于严格证明的能力或资格,亦即能够被允许作为证据加以调查并得以采纳。(一)证据的关联性(二)证据的可采性关于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二、证明力又称证据力,指的是证据对于案件事实有无证明作用及证明作用如何,即其对于证明案件事实的价值。三、证据的意义1、靠证据说话2、人赃俱在3、真凭实据第二节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真理原则(世界本来面目-实现主观同客观的

8、一致)和价值原则(自己需要-实现客观同主观的一致)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刑事证据制度二、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制度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刑事证据制度1、可知论2、方法论3、实践二、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制度1.证据法是程序法的核心和基础。2.刑事证据制度本身:证据的概念和特征,还是各种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乃至运用全案的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无不需要以程序正义作为价值标准来衡量。第三节证据的种类引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