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ID:21872644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5

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_第1页
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_第2页
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_第3页
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_第4页
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随着我国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发展旅游的大环境逐渐得以优化,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势头日益迅猛。作为服务业的一个分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支撑。这就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然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却并不令人乐观。归纳起来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自身的因素、环境的因素都会深刻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热情;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不断更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也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不利于毕业生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只能一次次被相关用人单位淘汰。一、旅游管理专业的供需现状毋庸置疑,旅游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

2、来越大,相关服务业的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然而’整个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知识能力结构却不容乐观。作为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高校必须洞悉就业市场的风云变幻,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圆满完成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光荣使命。(一)旅游业巨大的人才缺口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某省旅游从业人员为60万左右,而每年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只有六七万,况且其中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方向的人员尚不足20%。专业人士认为,旅游行业的人才市场现状是“人力资源不规范、从业人员不愿进、高端学历日益减少”,旅游从业已经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跳板”。据统计,目前我国旅游行业人才的缺口总数目在200万以上。旅游人才不仅在数量上存在相当大的

3、缺口,而且在学历层次上也显现出明显偏低的不足。旅游业从业人员学历层次低,综合素质也远远满足不了旅游市场的要求。我国的导游队伍从学历水准上来看,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18.9%;从执业资格的等级来看,导游队伍持初级资格证的居多,达到96.3%。作为旅游管理人员,我国旅行社经理人员的学历也普遍较低,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26.9%。(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根据2013年中国髙校各专业就业状况调査报告显示:旅游管理类就业面一般,工作对口度高,起薪偏低,跳槽率较高,五年后收人低,综合满意度低。具体表现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平均跳槽时间为1.5年,专业稳定性在92个被调査的专业中排到76位,毕业生平均起薪为每月

4、3127元,五年后平均收人为每月4900元,相对于其他管理类专业较低。此外,调查显示,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本专业方向的人数仅占全部本专业学生的20%,许多学生更加倾向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部门,还有些学生转而从事会计、销售、设计等职业。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缺陷从当前的就业形势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非常明朗,但实际上他们的就业效果并不理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前高校专业教育中的缺陷不无关联。(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目前,不同层次的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上产生了明显的差异:综合性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着重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研究水平,实践性环节则不太受到

5、重视;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强化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在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则相差甚远。(二)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效果。目前,许多高校开设的课程过于繁琐,内容更新的效率低下,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很难满足当下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此外,许多院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千篇一律,教学模式一向墨守成规。这种单向的知识传输虽然可以应付传统的考试,却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至整体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也就很难满足旅游管理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三)实践培养教育不充分近年来,学生在下厂实习期间发生事故的案例频发,相关事件的报道也屡

6、屡在媒体出现,对学校的声誉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为此,许多学校大大削减了学生下厂实习的时间,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实习提高实践技能、直接面向岗位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也就随之减少了。即使学校提供了一些有限的实习机会,但是从实际来看,要么是实训基地建设比较落后,满足不了学生创新型实践研究的要求,要么是学生在企业里只是做一些最基本的手工劳动,充当公司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技能却得不到锻炼和提高。这些因素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大打折扣,与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相去甚远。一方面,旅游管理部门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甚高,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规格却不甚理想。这种企业需求与教学培养之间的隔离

7、也就造成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就业形势一片光明,但是实际就业率却大打折扣。他们即使到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就业,也很难适应工作要求,因而最终选择跳槽。三、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教学模式当前我国旅游业对就业人才的需求倒逼高校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调整。结合人才市场导向,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调整为培养一批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丰富的知识面、较高综合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