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高校公外俄语教学改革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高校公外俄语教学改革

ID:21874476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高校公外俄语教学改革_第1页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高校公外俄语教学改革_第2页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高校公外俄语教学改革_第3页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高校公外俄语教学改革_第4页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高校公外俄语教学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高校公外俄语教学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高校公外俄语教学改革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信息输入与输出之间内部的心理过程,认为人脑是一种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以往的知识结构、行为习惯对人的行为、认知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二语习得领域出现问题的增多,传统以语言学视角对教学过程进行解释的局限性开始显露,因此心理学机制的引入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可对信息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将这一机制引入到语言教学活动中,将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高校公外俄语教学存在的问题1.1教学环境因素在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中,公外俄语

2、属于公共必修课,与专业课相比,不仅在学生中认同度低,学校的重视程度也明显不足。如在教学配置方面,外语学科应属实践课,但在课程设置上却与理论课无异,课时不足,班容量大。这不仅在潜意识中会引起受众的消极暗示效应,将该课程与其他公共理论课等同而忽略其技能性和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也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从而难以实现基本的听说读写译这一教学目标。1.2教师因素在当前公外俄语教学中,仍采用翻译法进行教学,该教学法虽对语法知识传授、翻译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与学生本身知识结构偏离甚远,教学效率低;受限于目标、课时

3、等种种因素,对于语言的文化背景介绍不足,跨文化意识薄弱,语言学习的“附加值”贫乏;教师从“给予者”到引导者的自身角色认知转换缓慢[1-3]。1.3学生因素中文属汉藏语系,孤立语,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屈折语,二者在语音、构词、句法等方面都相去甚远,公外俄语的学生(一般为零起点)在它们之间建立联系的难度较大;应试教育使学生更注重考试技巧而忽略语言表达能力,这不仅使其难以养成“说”的习惯,还可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出现抵触心理;学生学习多以就业为导向,如果俄语与自己未来可能的就业岗位匹配度小的话,往往

4、动因不足,效率低下;语言环境的缺失也使得客观上难以实现学以致用,从而导致学生很难对俄语产生兴趣[4]。2.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高校公外俄语改革2.1教学活动设计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特点,教学活动分为:动机激发、建立图式、理解构建、储存记忆、创造重组五个步骤,同时穿插任务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及探究教学法。动机激发是根据注意力稳定性理论进行设计的。在课程开始阶段,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并进行即时反馈与引导。首先介绍俄语学习的必要性与意义,引入俄罗斯的文化背景,吸引学生注意力。课程开始阶段,整体对学生应达到

5、的学习效果进行规划,如完成前五课时,学生应掌握6个单元音字母和6个辅音字母的正确发音及书写,单词的重音规则,肯定句和疑问句的调型以及名词性、数的语法概念,学会42个单词,4个句型和4句简单的礼貌用语。第一学期结束时,学生应掌握俄语基本的语音规则,6个常用调型,名词、代词、形容词的一、四、六格和动词变位法,学会约460个单词,12个句型,若干常用口语,并能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划分学习小组。学习包含阅读、书写、口语、听力等各个方面,学生的合作交流必不可少,所以教师应创造俄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同时,分组学习也是任

6、务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及探究教学法的必要条件。分组可根据学生性格、认知习惯等进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程讲授中提示重点,教学效果却并不太好,这与学生的参与度低有关,而且50分钟的课堂时间中真正有效的时间仅约20分钟,如何利用这20分钟是一节课效率的真正体现点。所以学生有效的预习不仅可以自己找出重点,提高参与度,还能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5-7]。建立图式阶段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阶段。动机激发阶段结束后,学生应已具备一定的学习兴趣,并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课堂初期,记录每个学习小组

7、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写在板书上,讲解中点明某一学习小组做重点讲解。俄语学习无法脱离学生原有的汉语思维,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借助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体系。如,详细规划等值和非完全等值词语,提高学生对于词汇的辨识度,加强学生对于既有知识的联想,归纳句式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强化语法、词汇和基本句式的应用等[8]。早期利用母语与俄语建立联系,在学习时多注意、体会,比较发音、词义辨析、句法构成、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形成语言的正迁移,中期不断强化常用语法规则和词汇的应用,后期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不

8、断补充信息,输入新的词汇、语法等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理解构建就是用既有的知识对新的概念进行解构。在俄语教学中,所学知识与以往知识链接得越深,学生理解得就越透徹,所以这一阶段教师应深度挖掘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深度理解的过程就是记忆编码的过程,前期简单词汇、语法等可用汉语进行编码,联系已有观念,后期选取一些关键词,与所学知识相联系,构建知识树。如学到新单词учёба,可以问学生这个词与哪些学过的词相似,让学生回忆所有学过的如уч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