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国内30种污水处理常用工艺(附6大主流工艺特点介绍)

【统计】国内30种污水处理常用工艺(附6大主流工艺特点介绍)

ID:21875171

大小:26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5

【统计】国内30种污水处理常用工艺(附6大主流工艺特点介绍)_第1页
【统计】国内30种污水处理常用工艺(附6大主流工艺特点介绍)_第2页
【统计】国内30种污水处理常用工艺(附6大主流工艺特点介绍)_第3页
【统计】国内30种污水处理常用工艺(附6大主流工艺特点介绍)_第4页
【统计】国内30种污水处理常用工艺(附6大主流工艺特点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统计】国内30种污水处理常用工艺(附6大主流工艺特点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统计】国内30种污水处理常用工艺(附6大主流工艺特点介绍)2017-04-14 环保水圈 污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已建成运营的污水处理厂数量约4000座,这其中有统计数据的污水处理工艺大约30种左右。各类技术工艺排名如下:排序污水处理工艺名称1氧化沟2A2/O工艺3传统活性污泥法4SBR5A/O工艺6生物膜法7其他物理化学法8生物接触氧化法9普通生物滤池10沉淀分离11高浓度活性污泥法12过滤13A/O2工艺14吸附15其他物理法16超过滤17氧化还原法18化学混凝法19其他化学法20厌氧滤器工艺21化学沉淀法22化学

2、混凝沉淀法23接触稳定法24离心25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26生物转盘27离子交换28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工艺29反渗透30上浮分离排名前10污水处理工艺及占比氧化沟20.00%A2/O工艺16.30%传统活性污泥法11.90%SBR8.20%A/O工艺3.80%生物膜法2.00%其他物理化学法1.70%生物接触氧化法1.70%普通生物滤池1.20%沉淀分离0.80%(主流6种) 主要工艺及特点介绍  01 氧化沟工艺覆盖全国 简介 氧化沟工艺作为一种成熟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

3、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而是一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流曝气沟渠,污水渗入其中得到净化。 工艺特点 1、简化了预处理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比一般生物处理法厂,悬浮有机物可与溶解性有机物同时得到较彻底的去除,排出的剩余污泥已得到高度稳定,因此氧化沟可不设初沉池,污泥不需要进行厌氧消化。2、占地面积少因为在流程中省略了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时还省略了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装置,使污水厂总占地面积不仅没有增大,相反还可缩小。3、具有推流式流态的特征氧化沟具有推流特性,使得溶解氧浓度在沿池长方向形成浓

4、度梯度,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条件。通过对系统合理的设计与控制,可以取得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4、简化工艺将氧化沟和二沉池合建为一体式氧化沟,以及近年来发展的交替工作的氧化沟,可不用二沉池,从而使处理流程更为简化。 02 A2/O工艺重在脱磷除氮 简介 A2/O工艺是Anaerobic-Anoxic-Oxic的英文缩写,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这种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

5、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 工艺特点 优点:1、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2、污泥沉降性能好。3、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4、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夹带DO和硝酸态氧的影响,因而脱氮除磷效率不可能很高。5、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

6、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6、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7、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2.5%以上。缺点:1、反应池容积比A/O脱氮工艺还要大。2、污泥内回流量大,能耗较高。3、用于中小型污水厂费用偏高。4、沼气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差。5、污泥渗出液需化学除磷。 03 传统活性污泥法用在大型污水处理厂 简介 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废水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其主要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 工艺特点 优点:工艺相对成熟、积累运行经验多、运行稳定

7、;有机物去除效率高,BOD5的去除率通常为90%~95%;曝气池耐冲击负荷能力较低;适用于处理进水水质比较稳定而处理程度要求高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缺点:需氧与供氧矛大,池首端供氧不足,池末端供氧大于需氧,造成浪费;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停留时间较长,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电耗大;脱氧除磷效率低,通常只有10%~30%。 04 SBR工艺适用于间歇排放 简介 处理过程主要由初期的去除与吸附作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絮凝体的形成与絮凝沉淀性能几个净化过程完成。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

8、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 工艺特点 优点:1、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3、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