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与质量的影响

信用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与质量的影响

ID:21883906

大小:3.14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0-25

信用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与质量的影响_第1页
信用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与质量的影响_第2页
信用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与质量的影响_第3页
信用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与质量的影响_第4页
信用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与质量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用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与质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额,提供柠檬溢价来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效率损失。Baur和Joossens(2005)认为信用风险的转出较低了对银行的资本要求,从而增加了银行的总体风险。陈秀花(2006)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信用衍生品的负面影响,一是用Wanger模型分析了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增强使银行承担风险的动机增加,二是强调了信用衍生品使信息披露更加不透明,三是提出信用衍生品引起的风险集中。相对于理论上的探讨,信用衍生品领域的实证研究较少,数据稀缺是主要原因。一是信用衍生品发展的时期较短,统计上难以形成结论;二是信用衍生品为场外交易衍

2、生品种,交易记录难以获取,同时信用衍生品交易量也不出现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只有ISDA和OCC两家机构披露少量数据。但可以看到,学者们仍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不断推进着这个领域的发展:FrankSkinner和AntonioDiaz(2003)利用1997-1999年间的信用违约互换价格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将激励信用违约互换卖方要求额外费用,道德风险将导致信用衍生品产生负效用。Huipingdong(2005)选取1997—2002年间的数据对信用衍生品对银行投资组合产生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是在市场逐渐

3、成熟后,信用衍生品能显著提高银行的经营绩效,其积极影响要比消极影响更显著,尤其是在经济衰退、风险总量放大时。赵俊强,韩琳,李湛(2007)通过对美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信用衍生品交易规模提高并不会持续带来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银行会在信用衍生品分散部分风险和放弃部分收益后,承担更多风险、追求额外收益以期平衡。BeverlyHirtle(2007)通过对美国商业银行1997至2006年季度工商业贷款发放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信用衍生品的使用对大型非承诺贷款(term-loan)有显著扩大作用,对承诺贷款(co

4、mmitmentloans)有显著收缩作用。BenediktGoderis,IanWMarsh,JuditVallCastello和WolfWagner(2007)通过对欧洲市场信用衍生品交易数据,得出结论:信用衍生品使用使银行目标贷款规模扩大约50%。1.3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1.3.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为主,规范分析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为辅。本文第三章对信用衍生品使用对商业银行行为影响这一命题使用规范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理论上的演绎、推导。但经济现象具有其复杂性,理论预期往往

5、只可在满足某些经济假设的情况下才能达到,为了能更全面、客观地回答这一命题,本文第四章对这一命题进行了基于美国市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以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在第五章中,本文再次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建设提出了两点政策建议。本文研究方法的另一特点就是注重对现象的解剖分析。信用衍生品作为一种新兴衍生产品,对经济体系的影响机理仍有些神秘,所以本文十分注重对这一机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剖析。对于信用衍生品的产品属性、市场结构、发展历程、风险转移过程、参与者行为模式,本文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观察,并选取大量数据进行横向

6、、纵向比较,多角度分析归纳。1.3主要创新点(1)从四个维度分析信用衍生品使用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命题的实证研究主要通过观测信用衍生品使用对贷款规模的影响,部分观测了信用衍生品使用对银行盈利情况的影响,这两个维度并不能展现银行行为特征的全貌。由于信用衍生品理论上会促进银行分散风险、优化贷款组合,所以添加贷款组合构成和贷款质量两个维度是十分必要的。(2)设置四个变量描述信用衍生品使用情况。实证模型设置了:银行作为信用保护买方持有的信用衍生品名义量、银行通过信用衍生品购买的净保护量,以及这两者的虚拟变量分别

7、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以提高结论的准确性。(3)使用宽横截面的动态面板模型。目前大量研究使用静态面板模型,难以判断信用衍生品使用与银行行为间的因果关系,动态模型通过滞后项的设置可解决这一问题,但也要求更复杂的估计技术。另外,本文选取的银行样本包括使用信用衍生品的银行和未使用信用衍生品的银行,可避免样本选取的非随机性造成的偏差。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信用衍生品创新原理与发展状况1.3信用衍生品创新原理信用衍生品的创新可分为两个环节:资产证券化和狭义信用衍生品创新。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Securitizat

8、ion,ABS)是目前已广泛使用且较为成熟的一种融资方式。很多企业,不论其规模大小、产业类别、自身资信程度如何,都在使用这种灵活的融资方式获得资金。越来越多的银行也通过资产证券化的途径,将所发放贷款中的部分坏账风险,转移到愿意并有能力承担的金融市场投资者手中。一般来说,资产证券化可定义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