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simulink的正弦波逆变电路仿真研究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正弦波逆变电路仿真研究

ID:21885685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正弦波逆变电路仿真研究_第1页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正弦波逆变电路仿真研究_第2页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正弦波逆变电路仿真研究_第3页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正弦波逆变电路仿真研究_第4页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正弦波逆变电路仿真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正弦波逆变电路仿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Matlab/Simulink的正弦波逆变电路仿真研究引言在电路、电力电子系统、电机系统、电力传输等的设计过程中,Simulink中的电力系统仿真模块集(SimPos)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Matlab/Simulink提供的电力电子电路系统建模与仿真工具为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工具。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使用日益广泛,逆变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技术,它承担着将直流电调制成稳压稳频的交流电直接供给负载的任务。本文选择1000技术的周波变换器换流时漏感能量引起的电压过冲现象,

2、通常需要采用缓冲电路或有源电压箝位电路来吸收存储在漏感中的能量,从而使变换效率不够理想,增添了电路的复杂性。本文采用单向电压源高频环节逆变器结构,如图1所示。在直流电源和逆变器之间加入一级高频电气隔离直流变换器,使用高频变压器实现电压比调整和电气隔离,省掉了体积庞大且笨重的工频输出变压器,降低了音频噪声,显著提高了逆变器的特性。图1单向电压源高频环节逆变器结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前置DC/DC变换级电路采用双管正激变换电路,这种双管单端正激电路比单管正激电路多用了一个开关管,但其主功率管承受的电压降低了一倍,同时变压器少了

3、一个磁通复位绕组。克服了推挽电路必须有良好的对称性的要求。与全桥变换电路相比,全桥变换器功率器件较多,控制及驱动较复杂,并且变压器铁芯存在直流偏磁现象,桥臂存在直通现象。后置DC/AC逆变级电路采用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电压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其全控型开关器件,V5、V7同时通、断;V6、V8同时通、断;输出电压有效值为:0.9VD。V5和V7为一对,V6和V8为另一对。成对的桥臂同时导通,交替各导通180度。输出电压、电流的幅值为半桥电路输出幅值的两倍。克服了半桥电路直流侧串联电容的电压均衡问题。图2逆变电路的原理图2仿真模

4、型的建立2.1控制策略前置DC/DC双管正激调压电路采用P控制方式,由输出端的反馈调压电路采样输出电压信号并与给定信号比较,当输出电压降低时,反馈电压下降,控制芯片的输出脉冲占空比增加,从而使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升高。反之亦然。后置DC/AC全桥逆变电路采用SP控制方式,由控制芯片产生SP控制信号控制IGBT的通断,控制过程中保持调制比不变。2.2仿真模型根据以上分析得出仿真电路模型如图3所示。其中,直流输入电压取48V;单极LC直流输入滤波环节中,为了使输入电流平稳化和谐波降低到允许值,设置输入滤波器。输入滤波器有双重功能,

5、既能用来抑制从直流电源来的瞬变量,又能抑制逆变器或直流变换器对直流电源产生的瞬变量和噪音。谐波次数越高,对应的电源侧谐波次数的分量就越小,并且可以通过如下方来降低电源侧谐波电流:(1)增大脉动直流电流基波的角频率,即逆变器或直流变换器的开关角频率;(2)增大滤波电感L、滤波电容C即减小LC输入滤波器的谐振角频率;(3)增大输入电源内阻;(4)相同输出功率时,提高逆变器或直流变换器的占空比,减小脉动直流电流的幅值。由公式:=(2-3)取直流升压电路的工作频率为10kHz,电感量为5H,电容量为2200F,则:=2f=23.14

6、104rad/s=1/=9534.6rad/s满足条件。直流升压电路的工作频率为10kHz,D为0.45;变压器变比为0.068;不可控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不是恒定的直流电压,中除直流平均值外,还含有谐波电压。因此,必须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接入LC滤波器。滤波电感L的重量、体积相对于电容要大得多,因此通常取较小的L和较大的C组成LC滤波器。L2=0.5HC2≥2•TS/R=21111/1043152=2.2F取10F;全桥逆变电路的调制比为0.6;单相正弦波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为PO=1000atlab/Si

7、mulink的电力电子电路仿真[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6(5),pp42~46,2005.[2]潘湘高.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电路建模仿真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仿真,20(5),pp113~114,2003.[3]陈道炼.DC-AC逆变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pp64~90,2005.[4]FuQiang,ChenGuoxiong,YePengsheng.HarmonicAnalysisofSingle-phaseSP[J].Journalof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

8、E-2(2):pp66~71,199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