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

ID:21888397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_第1页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_第2页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_第3页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_第4页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本文通过对电气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供施工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常见问题应对措施质量规范  建筑电气工程是各类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性、专业性要求很强,涉及到工程的使用功能及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勘设想,甚至引发火灾。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这将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根据多年的实践,本人针对项目质量问题做了简要归纳并提出防治措施。  1防雷接地施工  1.1常见问题①避雷带、引下线、均压环及接地装置搭接长度不够,搭接处焊缝不饱满,有虚焊、焊瘤、夹渣、咬肉、焊接处不刷防锈漆等缺陷。或用螺纹钢替代圆钢作搭接钢筋,甚至

2、直接利用对头焊接的主钢筋作防雷导引。②利用屋面栏杆做接闪器时,存在壁厚和连接方式等不符合规范要求。③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出屋面垂直安装的金属管道、金属物体等的顶端未与防雷装置连接,或仅低端与接地装置连接。在有雷击的情况下这些导电体因不能与接地装置构成电气回路,形成不了等电位而导引一部分雷电位。④接地装置引出的端头位置不准甚至遗漏,建筑电气如采用TN系统,系统中的重复接地漏接或不符合规范要求。  1.2产生原因①对接地系统不够重视,现场焊接人员为非专业人员或技术不过关、操作技能差、责心不强。②现声场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交底深度不够,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力度不够或施工管理经验

3、不丰富。③专业分包单位施工中预留的接地未到位或损坏时未及时整改,直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3应对措施①施工前加强对焊工的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再进场施工。②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开工前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制度,让操作人员了解施工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质检员加强现场检查力度,确保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③根据接地规范要求,圆钢的搭接长度应大于其直径的六倍(直径不同时以直径大的为准),双面施焊;扁钢的搭接长度应大于其宽度的二倍(宽度不同时以宽的为准),三面施焊;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搭接长度应大于圆钢直径的六倍,双面施焊;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其他均应有防腐措施。④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来施工。  2线管及桥架施工  2.1常见问题①暗敷穿线钢管时,使用对焊连接时在接口处产生内部结瘤或烧穿(混凝土中会渗入浆水,导致导管堵塞),管子出现变形(如凹痕、死弯等)不便于线缆穿放或损坏其绝缘层,埋下隐患。②线管敷设深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致与盒、箱难以连接;因剔槽太深而影响墙体等建筑物的质量;因太浅使建筑物表面产生裂纹,在潮湿场所其上的锈蚀显现在墙面上;进入箱体内线管不顺直、管口不平整、长短不一、未用保护圈各锁母。③敷设穿线管时,强、弱电距离不够。投用后弱电系统受到干扰不能

5、正常使用。④电缆桥架、支架没做可靠接地。  2.2产生原因①材料进场时未严格执行验收制度,疏忽管理。②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机具未配备齐全。③施工管理员管理不到位,对有关规范不熟悉,责任心差,不按规定执行。电气与土建专业配合不够。  2.3应对措施①预埋管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进场前进行验收,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时严禁进场使用。②加强专业间的协调和配合,加强现场施工工人的质量控制,工人在施工期间要有针对性的培训,管理人员要熟悉规范,严格的管理。③施工机具配备齐全,必须用弯管机弯曲的弯头,不准焊接和烧焊弯曲。钢管在弯制后,不准有裂缝和明显的凹痕现象,其弯曲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弯曲半

6、径不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④施工工艺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a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焊接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或等于到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焊接连接。厚壁钢管和套管焊接,焊缝要求全面和密集。镀锌钢管螺纹连接,专用接地卡固定在两端相互连接的地线连接。薄壁钢管螺纹连接,紧密连接,但需要的接口采取封堵措施,以防止水分渗入管所造成的电线绝缘层老化,增加路口的电导性。b暗配导管,保护层厚度应大于15mm,槽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通过机械开槽禁止手工开槽。c线管进入配电箱要平整,露出3-5mm的长度,管口要用护套并锁紧箱壳。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

7、mm。入箱管路较多时要把管路固定好防止倾斜。d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及插座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0mm。e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不少于两处;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两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3电缆敷设及电缆接线  3.1常见问题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