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及平行线全章

相交线及平行线全章

ID:21892288

大小:1.60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25

相交线及平行线全章_第1页
相交线及平行线全章_第2页
相交线及平行线全章_第3页
相交线及平行线全章_第4页
相交线及平行线全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相交线及平行线全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教案课题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1相交线课时及授课时间1课时授课人年月日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教学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教学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教学用具直尺,剪刀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学生活动: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并

2、板书.【板书】邻补角:∠1与∠2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条公共边OC,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2和∠3)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邻补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一般地有两条直线相交,某个角的邻补角有几个?【板书】对顶角:∠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2和∠4)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1)备注(补充)专业技术资料分享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

3、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1)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2)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4)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2.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邻补角、对顶角,那么它们有什么性质呢?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并说说理由.【板书】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1与∠2互补,∠

4、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l=∠3(同角的补角相等).3、例题讲解p3例1例题比较简单,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解题过程,请一个学生板演。解:∠3=∠1=40°(对顶角相等).∠2=180°-40°=140°(邻补角定义).∠4=∠2=140°(对顶角相等).三、随堂练习:1、课本P7复习巩固1,22、拓展训练:将例1进行变式。变式1:若∠2是∠1的3倍,求∠3的度数?变式2:若∠2-∠1=400,求∠4的度数?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大练习册P2板书设计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1相交线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教学反

5、思专业技术资料分享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教案课题5.1.2垂线(1)课时及授课时间1课时授课人年月日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毛2.2.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性质“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教学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教学难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教学用具直尺,三角板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情境引入1.出示相交线的模型,演示模型,学生观察思考: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当b

6、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a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b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发现:当b的位置变化时,角a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a是直角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当∠a是直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直角,即a、b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都相等.2.垂直定义及表示法当∠a=90°时,我们说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它们的交点叫作垂足。注意:分清“互相垂直”与“垂线”的区别与联系:“互相垂直”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如果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一条必定是另一条的“垂线

7、”,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则它们必定“互相垂直”。用几何语言叙述:专业技术资料分享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反之3.简单应用学生观察课本P4图5.1-6中的一些互相垂直的线条,并再举出生活中其他实例.二、画图实践,探究垂线的画法与性质1.学生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1)已知直线L,画出直线L的垂线.能画几条?通过操作,使学生明确直线L的垂线有无数多条,即存在,但有不确定性.(2)讨论:过已知直线l上一点P,作l的垂线,可以作几条?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