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皮肤科ppd

美容皮肤科ppd

ID:21898495

大小:4.33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8-10-20

美容皮肤科ppd_第1页
美容皮肤科ppd_第2页
美容皮肤科ppd_第3页
美容皮肤科ppd_第4页
美容皮肤科ppd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容皮肤科ppd》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激光与光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激光的产生条件:激光工作物质吸收外界能量,使其发生粒子反转,越来越多的粒子在高能级聚合,并向低能级跃迁,同时放出光子,光子通过在谐振腔内的不断振荡放大形成激光,受激放大形成的光,称之为激光,英文为“laser”,港台称为“镭射”。特点:高的相干、单色、方向性及高亮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伤的一位英国水兵,世界第一位整形手术患者(1917年)一、激光的生物作用:热,压强,电磁,刺激,光化等五种效应 二、激光的物理剂量的四要素:功率、受照面积、受照时间、激光的入射角 三、影响激光生物学效应的因素(除去波长、组织吸收系数

2、前提):1.脉冲参数:脉宽、脉冲间隔,重复频率、平均功率2.组织热弛豫时间:皮肤1ms,黑素小体1us,血管0.05-45ms,毛囊40-100ms. 3激光光斑4表面冷却5皮肤类型常用激光参数能量(energy)——焦耳(joules)功率(power)——瓦(watts)Watts=joules/seconds能量密度(energydensity)——J/cm2波长wavelength——nm脉宽pulseduration——ns,us,ms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四、选择光热解原理:根据不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靶组织能吸收而周围组织不吸收的

3、特定波长激光,而且脉宽短于或等于靶组织的热弛豫时间,能量密度大于靶组织损伤的阈值时,就可以保证有效的治疗病变的靶组织,而同时对周围正常的组织损伤最小,这就是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包括三个基本条件:A合适的波长(吸收峰值及作用深度),比如水的2940nm,氧合血红蛋白418、542、577nm,而黑素小体刚在280-1200nm内随波长的增加对光的吸收而减少,波长500nm作用深度0.4mm,800nm-900nm——2.0mm。B.脉宽小于或等于靶组织的热弛豫时间。C能引起靶组织破坏而正常组织不引起并发症的合适能量表皮冷却时间10ms,毛囊10

4、0ms,血管200ms美容皮肤激光科各种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表皮色素增加性疾病:雀斑、脂溢性角化(老年斑)、咖啡斑、单纯性雀斑样痣、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日光性黑子(老年性黑子)真皮色素增加性疾病:太田痣与伊藤痣、蓝痣、颧部褐青色痣、外源性色素沉着症(文刺、爆物沉着症)真表皮色素增加性疾病:色素性毛表皮痣、斑痣、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色素性化妆品皮炎雀斑雀斑:(ephelide,frekle)为常见于面部的棕色点状色素沉着斑,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变性皮肤病。雀斑皮肤黑色素细胞内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加,在日光、X线紫外线的照射后,产生大量的黑色素

5、,形成雀斑。临床表现通常在幼儿期5-6岁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青春后期最重,中年后逐渐减轻。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多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部,尤以鼻梁及两颊最常见,有时颈部、肩部、前臂和手背也有。淡褐色至黑褐色米粒大小斑点,直径3-5mm,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孤立而不融合,数目多少不定,分布疏密不一。与日晒关系显著,夏季加重,冬季减轻。病例对比咖啡牛奶斑咖啡牛奶斑(cafeaulaitspot)为遗传性皮肤病,色素斑处的黑色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内黑色素增多,黑色素细胞活性亢进,产生大量黑色素,形成咖啡斑色素沉着。咖啡斑可谓多系

6、统疾病的一种标志,如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结节性硬化病、Albright综合证、Silver-Russel综合证、Watsons综合证。临床表现幼儿开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大,数目增多。与日晒无关。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病损可终身不变。淡褐色、黄棕色或暗棕色斑,边缘规则,大小不一,自数毫米至数十厘米。色素均匀,不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患有6个以上直径大于1.5cm的咖啡斑时,提示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VonRecklinghausen病)的可能性,有报道90%以上神经纤维瘤病人有咖啡斑。咖啡斑.雀斑样痣雀斑样痣(lentigo)亦称黑子,我国古代书

7、称为黑子或黑痣。本症很常见,表现为棕黑色斑点。临床表现发病于幼年,到成年逐渐增多,亦有突然弥散性大量出现者,或经多年逐渐减少而消失者。可分布于皮肤任何部位或黏膜皮肤交界处。淡褐至黑褐色斑疹,表面平滑或略隆起,多为圆形,针尖至芝麻大小,可相互融合,与日晒无关。色素均匀,边缘渐淡而近于正常肤色。泛发性黑子病及面正中黑子病为特殊类型。脂溢性角化与老年性黑子前者为一种良性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肿瘤,病因不明,部分表现为常染色体遗传,老年人多见,发生于30-40岁后,男性多见,表现为褐色、黑色边界清楚的小斑片,表面干燥、粗糙、无光泽,可形成一层油脂性厚痂。后

8、者发生于中年到老年,为长年受到强烈日光照的人,为一种获得性黑子,病理为基底层黑素细胞增多,表现为平滑的小色素沉着斑,与早期脂溢性角化难以鉴别。老年斑治疗对比.太田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