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治理者”:村治权力网络中的宗族

“非正式治理者”:村治权力网络中的宗族

ID:21904181

大小:6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5

“非正式治理者”:村治权力网络中的宗族_第1页
“非正式治理者”:村治权力网络中的宗族_第2页
“非正式治理者”:村治权力网络中的宗族_第3页
“非正式治理者”:村治权力网络中的宗族_第4页
“非正式治理者”:村治权力网络中的宗族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正式治理者”:村治权力网络中的宗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非正式治理者”:村治权力网络中的宗族族在乡村治理中正在以“非正式治理者”的角色发挥着作用。宗族不仅通过本身的组织,也通过村庄权力X络中的其他组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村庄的治理。作为传统资源,宗族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如果能实现“传统的现代转换”,将有助于我国乡村社会民主政治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宗族;“非正式治理者”;村治;权力X络  :C91282文献标志码:A:1002-7408(2012)09-0050-04  简介:张晓晶(1987-),女,山西永济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2、,研究方向:宗族与乡村治理。引言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宗亲”社会,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宗族已在中国乡村社会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对乡村的日常生活和基本生活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宗族在乡村社会的功能也在不断变化。在明清及之前,国家权力的正式设置止于县一级,在乡和村实行地方性自治,由乡绅和宗族共同治理,[1]此时是宗族治理的全盛时期;晚清至民国时期,为了稳固自身的统治及加强国家建设,中央政府试图将国家权力延伸至乡村,如设立乡政府、重建保甲制等等,此时是宗族治理的持续期;1949-1978年,

3、中国共产党对传统的宗族与乡村治理体制实施了革命性的政策,这个时期是宗族治理体制的瓦解阶段;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国家对乡村的政治松绑以及文化归属感的需要,宗族在我国农村部分地区得以重建。研究表明,重建后的宗族在乡村治理中已经在以“非正式治理者”的角色发挥着作用。[2]限于篇幅,本文着重分析改革开放后,宗族作为非正式的治理者对村治的影响。基于对山西一些村落的考察,笔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宗族是如何与其他权力相互制衡来维持乡村治理的。本文的不足是笔者缺乏深入具体的田野资料,因而本文不是对个

4、案的分析,而是在实践观察与相关文献基础上的论证。  一、主要概念  费孝通在调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村落社会的权力结构时,发现有三种权力共同起着作用:横暴权力、同意权力和教化权力。所谓“横暴权力”可以理解为代表国家机器的控制形态,“同意权力”指的是源于社会共同遵循的契约或者习俗的制约力量,而“教化权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长老统治”,它在组织上的典型形态就是宗族。[3]那么,何为“宗族”?学界一直存有争论。M.Freedman从“功能论”角度,将宗族当做拥有财产、祠堂、社会政治地位等功能性要素的组织。有

5、学者根据人类学的功能理论与结构主义理论来解释宗族概念,认为宗族作为一种文化,包括“可观察的文化”与“不可观察的文化”,前者包括以祠堂、族谱、祖坟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以仪式、族规、习俗等规范和典章制度为内涵的制度文化和社群文化,以唱戏、修谱、庙祭等为内容的精神文化或表达文化;后者即“文化的深层结构”(李秀国)。笔者认为,宗族既是“实体的宗族”,即宗族的组织、制度,包括宗族的结构、权力及其活动等,也是“文化的宗族”,即“观念上的宗族”,如村民的宗族意识与观念等,这主要体现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  分析村治中的宗族

6、,要用系统论的观点研究各种乡村社会行动主体在村治过程中的实际作为,因而,笔者倾向于采用肖唐镖学者创建的“村治权力X络”的概念。“村治权力X络”是指村治权力配置和运行的过程与资源体系,它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权力的基础和,它说明哪些人凭什么被任命或选任而执掌村治权力。根据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大凡人格、财富、组织、暴力、技能、知识等社会政治资本,均有可能成为权力资源;二是正式和非正式的权力结构,既包括纵向结构,如县—乡—村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包括横向结构,如各种村内组织、干部之间,以及村组织、村干部与村民之

7、间的权力关系;三是权力运行状况,如决策、执行与监督过程,其中既包括正式和非正式权力结构在表层的运行状况,也包括权力运行背后的规则和逻辑。这三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整体的村治权力X络。  二、宗族作为非正式治理者对村治的影响  1.“家园共同体”影响犹在。根据张康之教授三个共同体的划分,即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相对应,存在着家园共同体、族阈共同体、合作共同体,在我国农村社会,家园共同体的特征还明显存在。家园共同体是血缘关系的扩大化,具有同质性、封闭性、稳定性族在乡村治理中正在以“非正式

8、治理者”的角色发挥着作用。宗族不仅通过本身的组织,也通过村庄权力X络中的其他组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村庄的治理。作为传统资源,宗族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如果能实现“传统的现代转换”,将有助于我国乡村社会民主政治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宗族;“非正式治理者”;村治;权力X络  :C91282文献标志码:A:1002-7408(2012)09-0050-04  简介:张晓晶(1987-),女,山西永济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