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ID:21904543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_第1页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_第2页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_第3页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_第4页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重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出现背景及影响。  难点:通过分析作品特点体味时代背景  导课: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巨大变化。不同的人们怀着惊奇、喜悦、迷茫或者痛苦的眼光,观察着这个变动中的世界。那些目光敏锐、思想活跃的文学家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他们对社会变动的深刻思考。  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后半期----19世纪初)  (一)、代表人物及作品英国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  英国雪莱《西风颂》  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法国雨果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

2、剧  重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出现背景及影响。  难点:通过分析作品特点体味时代背景  导课: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巨大变化。不同的人们怀着惊奇、喜悦、迷茫或者痛苦的眼光,观察着这个变动中的世界。那些目光敏锐、思想活跃的文学家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他们对社会变动的深刻思考。  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后半期----19世纪初)  (一)、代表人物及作品英国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  英国雪莱《西风颂》  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法国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课本重点给我们介绍了两个浪漫诗人?拜伦和雪莱  有表情的朗读拜

3、伦与雪莱作品节选谈谈两位诗人创作风格有何不同?从材料那里可以反映出来?  材料一《唐璜》节选:  希腊群岛呵,美丽的希腊群岛!火热的萨弗在这里唱过恋歌;  在这里,战争与和平的艺术并兴,狄洛斯崛起,阿波罗跃出海面!  永恒的夏天还把海岛镀成金,可是除了太阳,一切已经消沉。  材料二《西风颂》节选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答:拜伦:通过塑造孤傲、倔强、狂热、浪漫的叛逆

4、式英雄形象,来抨击丑恶现实,以此展现作者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狄洛斯崛起,阿波罗跃出海面!体现出追求自由、幸福、民主。可是除了太阳,一切已经消沉。蕴含着批判封建专制。永恒的夏天还把海岛镀成金  。丰富的想象力。)  雪莱:对未来充满幻想和憧憬,展现作者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恩格斯赞美雪莱是“天才的预言家”。这句充满憧憬的话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勇敢走出人生的低谷。)  从两个诗人的特点及课本知识我们来归纳一下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什么?这样的特点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二)文学特点  ⑴在揭露丑恶现实的同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体现着理想主义的追寻。 

5、 ⑵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三)影响  (1)积极:对下层劳动群众寄予同情、极富感召力、给人鼓舞。  (2)局限:用人道主义的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  (四)背景:结合材料三、必修一和课本知识思考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法国大革命“自由女神引领人们战斗”图片  “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恩格斯  分析材料:法国大革命中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革命不断被人民群众  推向高潮。但革命后法国社会并没有稳定下来,波旁王朝复辟,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使人

6、们生活并没有好转。启蒙理想所宣传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也没有很好的体现,新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只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革命大众任然处在社会的底层,被压迫、被奴役,现状使人们对现实不满。但对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又保抱有幻想。所以,充满幻想与憧憬的浪漫主义文学应运而生。背景简单归纳为:  1、处于革命与改革的年代(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与改革)  2、人们对启蒙理想所宣传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感到失望。  3、对社会现实感到不满。  过渡:紧随浪漫主义之后的是现实主义文学  二、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7、 结合课本及必修一、必修二分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背景:  生回答,师补充,分析:产生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自由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由改革与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确立。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也日益暴露。社会的贫富分化更加严重,资本主义所追求的金钱至上弥漫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的不满加剧。认识到幻想与憧憬解决不了生活的困境,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背景简单归纳为:  1、产生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贫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