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研究

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研究

ID:21909130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研究_第1页
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研究_第2页
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研究_第3页
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研究_第4页
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研究中共中央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指出,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近年来我国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有了较大增长,但职工工资仍然偏低,收入差距较大。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幅度较大,平均工资增长也较快。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和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20759元

2、和37147元,同比分别增长14.1%和13.5%,增幅均超过去年GDP增速(10.3%)。  然而,我国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一、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降低。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上世纪90年代的50%以上下降到了2008年的36.89%。同期,反映企业利润的营业盈余比重由原来的20%上升到33.2%。一般而言,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50%以上表明国民经济结构基本合理,而我国的比重与此相比明显偏低。  二、不同行业职工工资差距拉大。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发布相关报告显示,2010年,平

3、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70146元;最低的农林牧渔业,16717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比1。而世界上多数国家行业间差距在1.5至2倍左右。另外,垄断行业收入普遍高于一般市场竞争性行业。  三、企业一线岗位工资增长慢、水平低,低工资职工比例较大。据2008年国家对五省调查结果表明,2003年~2006年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及辅助人员的工资差距从2.8倍扩大到3.4倍。在被调查的职工中,工资低于当地平均工资的职工人数占71.5%,其中低于当地平均工资50%的职工占26.9%。  影响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的主要原因  职工

4、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应是合理、可持续和制度化的。一是职工工资应随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提高;二是要确保工资增加的幅度超过通货膨胀的幅度;三是不会引起就业状况的明显恶化。目前,影响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企业内部的工资共决机制和促进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的外部机制。  从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内部机制看,由于经济发展对资本的强劲需求,也由于受劳动力供大于求等因素的影响,资本在企业分配中处于强势地位。企业经营方与职工方地位不对等使得企业职工工资基本由资方决定,职工缺乏话语权。  从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外部机制看,促使企业职工工资正

5、常增长的外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表现为:  一是集体协商机制不健全。根据世界各市场经济国家工资决定的经验来看,当工人无法抵抗实际工资下降的趋势时,工人只能组织起来,通过工会与雇主进行谈判。工会是代表工人与资方谈判的重要的主体。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工会在履行职能、活动方式和经费都缺乏应有的自主性。一些企业选举的工会领导就是企业的内部管理者,在协商过程中,不能保持独立,违背初衷。  二是政府调控政策力度不够。政府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指导线等方式,但是,一方面,政府的政策调控毕竟是相对间接的,例如最低工资标准

6、只是个基准,而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的规定又缺乏强制力。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目标,为了吸引投资,过度强调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在政策导向上制约了劳动者工资的正常增长。  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相关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有关工资分配问题的立法和执法监督。尽快出台《工资条例》,完善集体合同法等相关法规,对企业工资正常增长给予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对于拒不与职工方进行工资集体协商或故意拖延协商的企业经营者,政府有关部门应依法予以纠正。  二、加大企业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的力

7、度。一是要制定工资增长指导意见,及时发布劳动力市场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特别是行业劳动定额标准和企业人工成本的比较信息,以正确引导各类工资价位的合理形成。二是要规范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同时解决好劳务派遣工待遇偏低问题。使经营者年薪与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保持适当比例。  三、加强工会组织的建设,增加工会组织的独立性,提高集体协商的实效性。应鼓励工人积极加入和组建工会,引导工人积极参与劳动法律制度、工资集体协商等相关制度的学习。努力扩大工会的作用,要使工会真正成为职工的代言人,使集体协商成为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  四、引导和支持企业提高劳动生

8、产率,依靠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促进职工工资增长。目前,绝大多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各种负担较重,利润空间已越来越小。要实现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关键还是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型、向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