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一复习背诵资料new

历史专题一复习背诵资料new

ID:21911307

大小:28.6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历史专题一复习背诵资料new_第1页
历史专题一复习背诵资料new_第2页
历史专题一复习背诵资料new_第3页
历史专题一复习背诵资料new_第4页
历史专题一复习背诵资料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专题一复习背诵资料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一、夏朝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2、宗族关系开始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二、商朝1、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此开始(甲骨文)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3、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三、西周(一)分封制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2、目的:拱卫王室,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3、对象:同姓王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4、内容①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②义务:

2、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5、性质:西周实行的以血缘纽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6、演变:分封制开始于周武王,破坏于西周后期,崩溃于春秋战国。7、影响①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形成对周王室的拱卫,扩大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②消极:分封制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祸根,后来诸侯国中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8、破坏①时间:西周后期解体: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名存实亡.战国时被郡县制取代.②原因:主要原因:分封制使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很强的独立性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表现:楚王问鼎;春秋战国时期的争

3、霸、兼并战争9、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表现: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形成政治上:分封制受到破坏,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军事上:频繁的争霸、兼并战争思想上:“百家争鸣”(二)宗法制1、实质: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2、目的: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3、最大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4、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宗法等级。5、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②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小宗须服从大宗。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③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④把血缘关系同政

4、治关系结合起来,“家”与“国”密切结合.。⑤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⑥等级森严6、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要内容之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主地位,②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③有利统治稳定和团结.④巩固了分封制。⑤以后,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宗法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及亲贵合一、裙带作风。7、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①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

5、族凝聚力。②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有些违背8、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二者共同构成了西周的两大政治支柱。二者共同构成了西周的两大基本政治制度。(三)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4、层层封授,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相结合.5、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四)为什么商朝充满神权色彩?((1)体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人们对自然征服的有限。(2)通过垄断神权

6、强化王权,神权和王权合二为一,商王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这是商朝的政治制度的又一特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封建社会)▲概念辨析:专制主义: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是一种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形成的原因:由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决定:①维护统一,安定社会→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②强权政治→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③镇压农民起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①战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②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③汉到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

7、展④明到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封建制度的衰落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在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2、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二、战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1、理论:法家思想2、实践:商鞅变法及各国变法三、秦的统一:1、前221年灭六国统一天下2、秦的统一的原因:①社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