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ID:21917076

大小:13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5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_第2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_第3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_第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一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笔杆蛰居坐落荒无人烟B.斑澜饿殍峥嵘一愁莫展C

2、.槎桠焦燥狼藉憾动人心D.祈求安祥缱绻不容质疑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永州的山川风物让人生失意的柳宗元流连忘返,并引发他对人世沧桑的▲,《永州八记》由此而生。这些游记将柳宗元的个体精神诉求与自然景象完美融合在一起,▲使一些只会刻画山水形貌的游记作家们▲。A.感叹以致望洋兴叹B.感慨以致望尘莫及C.感叹以至望洋兴叹D.感慨以至望尘莫及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B.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拆毁那些

3、树、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们没有用处了。10C.林徽因是学建筑的,所以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一时无二。D.等到我们稍微安闲下来,那些根本不曾存在、却在记忆中永远顶生动顶有光辉的人物,便出现在昏暗的记忆中闪烁。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①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②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③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④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⑤它

4、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A.④⑤③②①B.⑤④③②①C.④③⑤①②D.⑤④②③①5.下列各项中关于名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边城》以湘西田园牧歌式的理想世界为背景,倾诉着作者对湘西的眷念以及对至善至美的人情与和谐宁静的理想境界的想象。B.“精神胜利法”又被称为阿Q精神,具体表现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等特征,通常被认为是中国人国民性的劣根性的集中体现。C.《务虚笔记》中谈到的“生命的密码”,是隐秘地决定着人物的性格并且驱使他们走上不同的命运之路的东西,可以理解为残缺或是爱情。D.《欧也妮·葛朗台》中,巴尔扎克把老葛朗台作为资产阶级

5、的代表人物,通过他的发家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揭示资产阶级退出历史舞台的必然性。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一)杨崇勋,字宝臣,蓟州人。祖守斌,事太祖。父全美,事太宗。崇勋以父任,事真宗于东宫。帝尝曰:“闻若嗜学,吾授若书。”10崇勋自是稍通兵法及前代兴废之事。真宗即位,迁右侍禁,领群牧使。真宗久不豫,入内副都知周怀政谋奉帝为太上皇,传位太子。尝以谋访崇勋,崇勋以变告。翌日,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注]与仁宗言,先帝最称崇勋质信,可任大事,乃进枢密使。百官诣洪福院上章懿册,退而立班奉慰。宰相张士逊过崇勋园饮,日中期不至。御史中丞范讽劾奏,与士逊

6、俱罢,以同平章事、河阳三城节度使判许州。崇勋性贪鄙,久任军职。在藩镇日,尝役兵工作木偶戏人,涂以丹白,舟载鬻于京师。当真宗时,每对,辄肆言中外事,喜中伤人,人以是畏之。坐其子宗诲纳赇枉法,以左卫上将军致仕,改太子太保。卒,赠太尉,谥恭密,寻改谥恭毅。【注】章献:真宗时皇后,仁宗时皇太后;后文的“章懿”,是真宗的后妃,仁宗的生母。(节选自《宋史·列传·卷四十九》)(二)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

7、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