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性解耦策略研究 

耦合性解耦策略研究 

ID:21917152

大小:5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5

耦合性解耦策略研究 _第1页
耦合性解耦策略研究 _第2页
耦合性解耦策略研究 _第3页
耦合性解耦策略研究 _第4页
耦合性解耦策略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耦合性解耦策略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耦合性解耦策略研究(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内蒙古包头014010)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面向对象软件耦合性度量框架,对面向对象系统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类,利用降低耦合性的一些原则,并结合设计模式的思想,针对不同的耦合性提出了改善软件系统耦合性的解耦策略,使得软件各个模块之间尽可能保持松耦合,以便于软件的维护、理解和扩展。关键词:设计模式;耦合性;解耦策略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XX)05—0141—03随着人们对软件质量要求的提高,软件的设计和维护工作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其中与软件质量相关的一个内部属性是耦合性。低耦合是软件设计

2、的一个重要原则,而耦合性解耦策略的研究是保证软件低耦合的一个重要方面。1研究目的在程序设计技术中,耦合性是指在一个软件结构中不同模块之间相互依赖的强弱程度,在面向对象的程序中,最基本的模块是类,因而面向对象系统的耦合性主要是指对象类之间相互依赖的强弱程度。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耦合耦合性解耦策略研究(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内蒙古包头014010)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面向对象软件耦合性度量框架,对面向对象系统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类,利用降低耦合性的一些原则,并结合设计模式的思想,针对不同的耦合性提出了改善软件系统耦合性的解耦策略,使得软件各个模块之间尽可能保持松耦合,以便于

3、软件的维护、理解和扩展。关键词:设计模式;耦合性;解耦策略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XX)05—0141—03随着人们对软件质量要求的提高,软件的设计和维护工作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其中与软件质量相关的一个内部属性是耦合性。低耦合是软件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而耦合性解耦策略的研究是保证软件低耦合的一个重要方面。1研究目的在程序设计技术中,耦合性是指在一个软件结构中不同模块之间相互依赖的强弱程度,在面向对象的程序中,最基本的模块是类,因而面向对象系统的耦合性主要是指对象类之间相互依赖的强弱程度。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耦合性的强弱会对系统产

4、生一系列的影响:1.1面向对象系统是由对象构成的,对象与对象之间的紧耦合会造成水波效应[1],即一个对象或模块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对象或模块的相关变化,耦合性越高,则对设计其他部分的改变就越敏感。最坏的情况下,这种线性有可能波及到整个系统,从而导致整个程序的易理解性,可测试性、可靠性和易维护性急剧下降。因此,从程序设计的角度考虑,希望程序呈松耦合状态。1.2随着软件复用技术的广泛应用,模块化设计和重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2]。在面向对象系统中,一个对象类越独立,那么它就越容易被重用到其他的应用程序中去。如果对象类间存在过多的耦合,那么将会对模块化设计和重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程序功能

5、方面需要对象之间呈松耦合趋势。综上所述,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保证面向对象系统的松散耦合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分析面向对象软件耦合性度量框架,对面向对象系统的耦合关系进行分类,利用降低耦合性的一些原则,并结合设计模式的思想,针对不同的耦合性提出改善软件系统耦合性的解耦策略,使得软件各个模块之间尽可能保持松耦合,以便于软件的维护、理解和扩展。2系统耦合性划分在面向对象度量技术中,耦合性的度量主要是从设计文档和源代码中进行静态分析、考察类的依赖关系,其中Eder等人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表征系统耦合性及其相对耦合强度的耦合性度量框架,即方法耦合、部件耦合以及继

6、承耦合的三维耦合度量框架[2]。这个耦合框架从三个不同层次分析了面向对象系统的耦合机制,并根据Myers对结构化程序设计中耦合性的划分方法,对不同层次的耦合进行了一定的划分。这种划分以一种类似于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的耦合性定义呈现在软件度量研究者面前,使得研究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耦合机制提出不同的耦合性度量方法,极大地方便了系统耦合性的度量。但是Eder等人的划分对于耦合性解耦方面的研究来说,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没有充分考虑面向对象系统的特点,导致有的耦合定义在面向对象的语言中并无相应的实现与之对应。如对公共耦合的定义中给出的是方法间通过无结构的、全局共享数据空间来进行通信。但实际上在面向

7、对象的语言中是找不到这样的例子的。因此,本文基于耦合性解耦研究考虑,按照Myers所建议的耦合性分类种类,在Eder等人的三维耦合性框架的基础上,结合面向对象的特点,将面向对象系统的耦合性(按照耦合强度)划分成6类:内容耦合、公共耦合、控制耦合、标记絹合、继承絹合和接口頼合。下面分别针对不同的賴合,给出详细的定义与分析,并对其解耦策略进行详细的讨论。3耦合性解耦策略分析3.1内容耦合定义:类中的一个方法直接访问另一个类的私有数据成员,则称之为内容耦合。分析:私有数据成员意味着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