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之艺术精神

庄子逍遥游之艺术精神

ID:21918490

大小:74.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25

庄子逍遥游之艺术精神_第1页
庄子逍遥游之艺术精神_第2页
庄子逍遥游之艺术精神_第3页
庄子逍遥游之艺术精神_第4页
庄子逍遥游之艺术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庄子逍遥游之艺术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莊子<逍遙遊>之藝術精神黃潔莉內容摘要蓋莊子<逍遙遊>一文,恢宏瀟落、氣勢壯闊,為三十三篇開篇之首,也是其內在精神之結穴所在。通觀莊子哲學之用心,旨在消解生命之有待與執著,使昏闇狹隘的心靈得以提升為一涵蘊「大有」之生命化境。是以在本文當中,共分五節來開展出莊子之藝術精神。第一節旨在透過莊子、郭象及支遁的觀點來分析<逍遙遊>的概念並以美學的角度來看待其文學表現手法。第二節以道、物對立的模式,來探討小大之辯與工夫修養之層次。第三節為理想人格:聖人、神人與至人之呈現。第四節乃論體道之人所經驗到的藝術境界。

2、第五節為生命無限自由的審美情境。在此,透過工夫與境界的逐一開顯,展現出莊子的美感經驗及其藝術性的生命情態。因此徐復觀先生即言:「老、莊思想當下所成就的人生,實際是藝術地人生;而中國的純藝術精神,實際係由此一思想系統所導出。」徐復觀著,《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6,頁47。關鍵字:道、遊、逍遙、郭象、支遁、無待、審美。Xiaoyaoyou:TheartisticspiritofChuangTzuSynopsis:Xiaoyaoyouisthemostimportantchapteri

3、nChuangTzuanditsinnerspiritistoliberateone’slifefromthepain,fame,andanyrestraint.Whenonetranscendsalltheconstraints,hecanreallyrambleintherealmoftheInfinitewithblissandfreedom.Intheessay,therearefivesectionstospreadouttheartisticspiritinXiaoyaoyou.Firs

4、t,Idiscusstheconceptof“Xiaoyao”withChuangTzu,KuoHsiangandChihTun;simultaneously,probehisliteraryexpressionintheaestheticway.Second,throughthe“P’eng(鵬)andlittlebirds”fable,IrevealtheimportanceofPracticism.Third,themainpointistodisplayhowpeoplecanachieve

5、theidealcharacter.Fourth,thegististointerprettheartisticspiritoftheperfectedperson.Finally,Itrytoexplorethemeaningofinfinitefreedom.Throughthefiveaspects,wecanrealizethatthenotionofXiaoyaoisthesameasthetraitofart,soHsuFu―Kuansaid,“LaoTzuandChuangTzus’v

6、iewoflifeistheartisticlife,andChineseartspiritactuallyderivesfromthethought.”徐復觀著,《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6,頁47。Keywords:Taoism,Xiaoyao,KuoHsiang,ChihTun,Non-egotism,Aesthetics.前言筆者撰寫本文的動機乃是由於身處資本主義社會中,見到科學工業雖日漸發達,人卻因不斷追逐外在物質而造成生命的破碎異化,正如莊子所感歎的:「與物相刃相靡,其

7、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齊物論>)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91,頁56。因此試圖開展出一條解決生命異化的路徑,而在研究過程中,發覺莊子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我們有高度的相似之處,正是所謂「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駢拇>),人與人之間為了追名逐利而明爭暗鬥,國與國之間為了擴充領土而相互攻伐,人的生命就在其中磨損破碎。面對這種情況,莊子乃提出「逍遙遊」做為解決之道,同時也代表著莊子最高的生命美境。研究方法以文獻收集為主以及在相關論

8、點上引入西方美學觀點加以佐證。根據牟宗三先生的說法,中西哲學皆有其普遍性與特殊性。就普遍性而言,不論中國或西方的哲學皆是在講一種普遍性的真理,真理只有一個,如同科學一樣,無所謂中國的科學或西方的科學,因此真理是無國界之分的,這裡所指的是觀念上的層次,但有此觀念之後,必須通過生命來表現,由於個人、民族生命的不同,同樣一個觀念表現出來的型態就有所不同,例如同樣是儒家的道理,由孔子和孟子表現出來,就大不相同,此乃普遍性在特殊性的限制中體現出來的結果。牟宗三主講、林清臣記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