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祝福》看鲁迅的自省意识

从《祝福》看鲁迅的自省意识

ID:2192197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从《祝福》看鲁迅的自省意识_第1页
从《祝福》看鲁迅的自省意识_第2页
从《祝福》看鲁迅的自省意识_第3页
从《祝福》看鲁迅的自省意识_第4页
从《祝福》看鲁迅的自省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祝福》看鲁迅的自省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祝福》看鲁迅的自省意识:有人曾经评论说“鲁迅先生想把自己的心掏出来尝一口”,这是何等深刻的一种自省意识。本文以小说《祝福》为例,剖析深刻的自省意识,也想借此提醒当下的国民去思考“中国速度”的背后所暴露出来的整个民族及个人所缺失的自省意识。  关键词:鲁迅;自省  简介:于茜茜,安徽淮北人,现就读于安徽大学,为2010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  []:I206[]:A  []:1002-2139(2011)-18-0042-01  鲁迅在生命的最后,在其杂文《死》中说“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

2、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他不会宽恕那些敌对他的人,爱憎何其分明,却也无情地剖析了自己。他似乎真的是个偏执于黑暗和仇恨的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正是他生命中最顽强的地方,而这顽强也正是为了能有更多的人得到慈祥和宽恕。  鲁迅一直有着深深的自省,就好像卢梭的《忏悔录》,巴金的《病中集》一样给人带来深深的震撼。鲁迅的自省是一种对自我的正视,折射出的是一种真诚地解剖自我的精神,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坟·写在后面)本文就以小说《祝福》为

3、例,剖析在小说中是如何解剖自我,表现自省的。  我觉得在这个小说中自省主要表现在三处。第一处,在文章一开始便提到“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因而“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这句话为整篇小说奠定了一个“我”形象的基调,即内心彷徨、矛盾,想要逃避什么。接着叙述到“我”与祥林嫂那次见面的对话场景。当我看到“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裂”时,我便断定“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于是,我想当然地认为她会向我讨钱,我甚至已经“站住”、“准备”她前来讨钱

4、了。在这里“我”作为一个清醒者看到祥林嫂那般光景时,内心一定是充满同情怜悯的,“我”也认为自己能够为她做的就是给她钱罢了。说明“我”虽心存怜悯,但只留于心理层面,并没有打算付出实际行动去拯救她。为什么呢?因为我怕承担责任,或者惹来麻烦。然而紧接着的祥林嫂的问话又说明,我的这种想法是如此的肤浅,甚至有些猥琐,简直就是对祥林嫂的侮辱。  第二处的自省意识主要表现在,当祥林嫂说要问我问题时,“她那没有精彩的眼睛忽然发光了”,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地站着。这时我的“诧异”正说明我那时已经有点麻木彷徨的心

5、开始被祥林嫂触动。而当祥林嫂接着问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时候,我的反映是“很悚然”,“一见她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我如此不安震惊的内心表现,是因为我为祥林嫂这种旧中国底层愚众中的一员会提出“灵魂有无”这种形而上的问题而感到不可思议吧?那一刻,祥林嫂明明如此潦倒却将生死置之度外,至少说明祥林嫂并非如我想象的那般愚昧不堪,我似乎低估了祥林嫂的思想高度。  “我”已是从昏睡中醒来的一员,因为“我”对于魂灵的有无“向来毫不介意的”,“我”不想增添末路人的苦恼,因而不如说有吧。然而祥林嫂紧接着

6、追问地狱的有无,死人能否见面这样的问题后,“我”才发现自己不能全盘肯定,先前的踌躇,计划也无法掩饰自己是一个愚人。因而“我”推翻前面的说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我作为一个醒来者却无法给予一个将死之人明确的答复,无法抚慰一颗饱经磨难的善良之人的将死之心。此时,我前后说法的不一,并非是敷衍祥林嫂,恰恰相反,是想抚慰她而终不可得的表现。这是我内心深处对祥林嫂的同情与深知这同情毫无用处的绝望,这两种情感之间交织挣扎而不可调和平息。  所以我选择“迈开步便走,匆匆地逃回四叔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这里的“逃”

7、字也可以看出“我”作为一个醒来者的清醒,与沉重的绝望所导致的自我内心的自责、矛盾和心灵的叩问不可解脱的困境。  小说第三处的内省集中表现在最后一个部分。文中写到当我在夜色里,独坐在发出黄光的煤油灯下去回想祥林嫂的死时,认为“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于是这样一面想来,我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文章最后也写到“我在这繁华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

8、醺地在空气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祝福”。鲁迅在这里毫无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在受到自责、负疚之后,是如何说服自己原谅自己、抚慰自己良心上的不安的。小说中我很轻易地原谅了自己变得“舒畅起来”,将疑虑“一扫而空”。可见,我并不是一个多么有爱心、有责任感而且果敢坚毅的勇敢者。相反,我是一个软弱多虑的逃避者。“我”明显带有鲁迅先生这类知识分子群体的某些弱点的。而小说中能够大胆真实地表现出这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