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操作

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操作

ID:21930978

大小:655.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0-21

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操作_第1页
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操作_第2页
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操作_第3页
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操作_第4页
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操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操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操作何谓“血流感染”血流感染(BS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或真菌)和毒素侵入血循环,在血液中繁殖,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并诱导细胞因子释放,引起全身感染、中毒和全身炎症反应(SIRS),进一步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改变,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血流感染类型菌血症:细菌侵入血流,尚未大量繁殖且未引发临床症状,往往是一过性。败血症:细菌在血流中大量繁殖,引发严重的临床感染症状。脓毒症:病原菌入侵人体任何部位引起感染,同时机体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2、(SIRS)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血管导管继发的血流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等条件致病菌引发的心内膜感染。血流感染发病率高发病率高:尽管新型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不断更新,但BSI的发病率、死亡率并未得到相应的控制。发病率从1986年的1.6%增至2006年的3.1%,年度增长率为0.1%,病死率达21.0%~48.0%1。涉及面广:各组织器官感染均可继发各临床科室均有发生。病情严重:发病急,病死率高。1.Rodriguez-CreixemsM,etal.Medicine(Baltimore).2008Jul;87(4

3、):234-49.BSI危险因素及诱因机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破坏手术、创伤、烫伤、静脉留置针、动、静脉导管、气管插管等有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的因素医源性因素: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移植、免疫抑制剂等非医源型因素: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此外昏迷、营养不良、高龄等感染途径原菌侵入血流后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及代谢产物才可引起临床感染症状。最常见的侵袭途径是通过感染患者体内的原发细菌感染病灶,如皮肤黏膜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随着机械通气、静脉导管留置,内镜等侵入性检查和治疗措施的广泛应用,侵人性操作

4、也成为血流感染的常见感染途径,并且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科室感染情况不同各科室的血流感染发生率亦是不同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是在不同专业的ICU病房,多见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真菌感染。其次在外科病房,在外科感染中尤其在外科术后及烧伤病房中厌氧菌感染率高,往往混合性感染较多见。在儿科尤其新生儿病房,革兰阳性球菌及条件致病菌感染最为常见。此外,感染科、血液透析室、血液科、肿瘤科也有较高的感染发生率。临床表现血流感染常因原发病、病原菌、患者情况不同临床表现也复杂多变,存在较大差异。但仍有许多共同特点,如寒战、高热、心动过速、呼吸急

5、促、皮疹、肝脾大及精神、意识的改变等临床表现,甚至可出现休克、DIC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在不同人群中,如年老体弱、婴幼儿、有基础疾病等患者中临床可无典型表现,如不发热,甚至表现为低体温,实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可不上升反而下降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

6、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什么是血培养?血培养是实验室试验,从患者体内采血,并将其装入含有培养基的瓶中,以此来确定导致患者感染的微生物(细菌或真菌)是否已经浸入患者的血液。完整的血培养过程包括:收集样本检测、分离并鉴定导致血流感染的微生物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什么血培养很重要?血液中的微生物在3分钟到达每个器官。在病危护理的时候,菌血症对我们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挑战。早期诊断是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非冠脉(ICU)死亡

7、患者中,菌血症是最常见的潜在死亡原因。严重的菌血症或是感染性休克死亡率高达32%至54%。VincentJ-L,SakrY,SprungCL,etal.SepsisinEuropeanintensivecareunits:ResultsoftheSOAPstudy.CritCareMed2006;34:344-355严重菌血症的感染来源大部分的严重菌血症依据血培养阳性结果判断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分别是男性和女性最主要的菌血症来源DerekC.Angusetal,CritCareMed2001Vol.29,Nov

8、.1303-1310不同系统感染引发菌血症死亡率呼吸系统感染和心内膜炎在已知部位菌血症感染中,死亡率最高,超过30%DerekC.Angusetal,CritCareMed2001Vol.29,Nov.1303-1310血培养的三个主要目的?血培养是检测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最简单、最准确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确认机体血流感染的病原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