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探讨

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探讨

ID:21932172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探讨_第1页
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探讨_第2页
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探讨_第3页
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探讨_第4页
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探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居住环境品位越来越高,本文对人性化在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需求;人性化;基本理念  1前言  中国的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传统园林发展到现代园林、由古代帝王后花园发展到现今平民住宅小区,园林的发展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了,但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的研究却只有40多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改革开放以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国内吹起了一股西洋风,很多人看到欧洲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风格的园林景观不断涌现。随

2、着房地产的蓬勃兴起,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在居住小区中盛行,但这些园林景观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也没有考虑到小区的人性空间和功能性空间的营造。  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必须与人的需求、价值观、行为习惯相适应,如果设计出的景观不能满足人们的身心需求,甚至是与之相矛盾的,那么它就失去了其真正的社会价值。因此,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必须符合使用者的需要,应按“人—园林—人”的顺序来表达设计意图。  2居住者的心理需要  人性的发展本质特征是随机性、自由性、灵活性,人们己不再满足对于空间的单纯物质功能需求,而更多的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绿化服务的对象也是人,因而城市绿地设计必须

3、满足人类生活、娱乐与发展的要求,包括绿地内各种设施都要符合人体比例尺度,达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满足人类生理与心理的需求等,设施的形式、景观建筑尺度、道路宽度等都要自然和谐。园林景观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城市绿化也应强调以人为本,以大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以服务于最广大的市民为着眼点。城市绿化,应尽可能地发挥其功能,考虑让最广大的人们切身地感受到绿地的价值。在居住环境建设中,从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出发,必须使环境具备以下的基本要素。  图片1符合人体比例尺度的园路,两边的装饰加强了景观性。  (1)安全性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居住环境的安全性

4、表现在日常安全系统、防灾系统、防盗系统等方面。例如小区的消防通道和无障碍通道的建设、水池深度的控制、护栏的安装维护、警示标识等都是保障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图片2池边的长椅既为人们提供了休憩的空间又与环境相协调。  (2)健康性  居住环境健康性指标包括空气、日照、噪声和环境卫生等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居住环境不仅要保持有清新、自然的空气,防止各种有害气体和物质的浓度超标,还要求有满足居民锻炼身体需要的齐全的空间配套与健身设施。另外,提倡自然,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和亲近自然是满足居住健康的重要任务。健康的居住环境在建设时要尽可能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如树林、河流等,

5、扩大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让人真实地感受对自然的亲近。  (3)舒适性  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适,包括各种设施是否以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创造使用的合理,是否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视觉上的舒适,要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审美观和对环境景观特点的认同。  (4)通达性  通达性保障着居住环境各种功能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通达的可选择性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实现多样需求的目标。通达空间的层次决定了通路的性质和等级,私密性强的空间,通路的等级低,交通性弱,通达性也小。  (5)多样性  多样性的要求是基于不同人群的年龄、职业、喜好、修养、文化等

6、要素而产生的,而且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空间的创造、设施的设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中国造园艺术谓之“造园无格、借景有因”,说的就是无需固定的格局、法式,要因地制宜地将景观组织起来,各种景色皆可为我所用。  (6)和谐性  多样的外部环境各要素之间做到和谐统一,避免不同形式、风格、色彩的要素产生冲突和对立。同时,环境构成要素作为实体来构成空间,空间才是主角,各要素需要以环境和谐的整体利益限制自身不适宜的夸张表现,使各自的先后、主次、从属分明,共同构筑协调、统一的环境景观。  (7)文化性  居住环境的文化性体现在地方性和时代性当中。应当充分考虑传统生活方式的特点,寻

7、找与现代居住空间环境的契合点,以不同的方式,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延续文化脉络。  (8)生态性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引入自然界的山、水、绿化,模拟自然风光,也是居住环境的基本要求。具有生态性的居住环境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感寄托,人与大自然共生共栖,才能体验到永恒的真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美的最高境界。  3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人在空间中活动,街巷、院落、广场等所有空间细部都蕴含着尺度的特性,当人们回顾、品味、体验、评价日常生活与工作的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