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欣赏高雅音乐的耳朵,提升音乐艺术美育的功能

唤醒欣赏高雅音乐的耳朵,提升音乐艺术美育的功能

ID:21932181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唤醒欣赏高雅音乐的耳朵,提升音乐艺术美育的功能_第1页
唤醒欣赏高雅音乐的耳朵,提升音乐艺术美育的功能_第2页
唤醒欣赏高雅音乐的耳朵,提升音乐艺术美育的功能_第3页
唤醒欣赏高雅音乐的耳朵,提升音乐艺术美育的功能_第4页
唤醒欣赏高雅音乐的耳朵,提升音乐艺术美育的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唤醒欣赏高雅音乐的耳朵,提升音乐艺术美育的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唤醒欣赏高雅音乐的耳朵,提升音乐艺术美育的功能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所能起到的教育作用往往是最直接、最动人心扉的,它往往超过其他姊妹艺术而发挥出强大的组织力量和鼓舞作用。自古以来,无论中外,都对音乐的教育作用给予高度的重视。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倡音乐教育的大师。他说:“广博易良,乐教也。”意即利用音乐陶冶青年的性格,使其养成文质彬彬、温良敦厚的君子风度。前苏联著名的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指出:“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所以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基本手段和中心内容,在学校审美教育中有着独特

2、的功能。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说,唤醒欣赏高雅音乐的耳朵,提升音乐欣赏的美育功能,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音乐的感受性  德国美学家席勒在他的文章《美育书简》中提出美育,美育是什么?简单地说是审美的教育,深入进去,是通过艺术中的美来感化或感染他们的心灵,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而一个逃避、憎恨音乐的人,是谈不上发展音乐能力的,所以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学必须牢牢抓住审美感受这根主线。我们应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利用各种方式辅助感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入情、入境、动情、想象,体验音乐所表达、描绘的各种丰富多样且细致的感情色调,让学生参与音乐的感知和体验,利用录像

3、、美术作品中的声、光、图、色俱佳的优点,将学生很快带入音乐情境。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欧洲乡村的影片,解说者解释道这就是贝多芬到这个乡村后,感受到乡村的宁静、怡人的风光而创作了这部风格别致的《田园》,再来欣赏这段高雅音乐时,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可爱;听施特劳斯的《维也纳圆舞曲》,人们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从《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声中,可以想象到那个春风和煦、明月当空、山水相连的动人画面,并从内心感叹祖国山河的无比美好。《义勇军进行曲》给人以奋进的力量,《黄河大合唱》又使多少人受到鼓舞。那亲切优美的民歌、色彩斑斓的民间器乐演奏,如委

4、婉悠扬的江南丝竹、清新华彩的广东音乐等,不仅能够使人获得音乐的美感,更使人产生一种由衷的民族自豪感……  二、注重音乐的表现性  音乐牵动技能,技巧连着情感。我们知道,音乐是最讲技术的学科,没有技术就不能谈创造和高层次的欣赏,而技术不通过艰苦操练是难以上手的,但是艰苦的操练会让人感到枯燥而乏味,这点正是审美极易丢失的客观原因,然而我们的主观上就要强调音乐的审美意识。在音乐教学的内容中,有的是能直观的感受到的,离审美就近,如贝多芬在精神和物质极度匮乏的时候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以磅礴的气势号召全世界人们团结起来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瓦格纳称之为“达到了交响曲艺术的顶峰,没有人可以超过他。

5、”《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以其雄壮崇高之美鼓舞了多少热血儿女为了革命理想而奋斗,在历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马思聪一曲《思乡曲》又唤醒了多少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恋……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有着语言不可比拟的力量,焕发出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正如柴可夫斯基所说:“当语言不能表达某种情感时,更雄辩的语言——音乐便全副武装地登场了。”我们应该始终抓住音乐教学内容中的审美因素,在它那里找到根源,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三、注重音乐的创造性  音乐中,音的排列组合的多样化,节奏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力度的变化、调式调性的变化,如西洋的大小调式,中国的民族五声、六声、七声调式等等

6、,从而把各种风格的作品表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这种多样又是有规律的,正如建筑一样,虽然丰富多样,但也必须遵循建筑学的规律来设计和施工。音乐上也是这样,如作品《梁祝》的结构为奏鸣曲式,但它必须和其表达的内容相吻合,从而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而用小提琴把中国这古老的民间爱情故事演绎得如此完美,成为经典之作,这实在是一种创新。在音乐的审美意识中,通过感受美来表现美,这是审美教育的一般进程,而创造是最高层次,音乐作为时间过程的艺术,它的存在紧紧依赖于人的创造活动。在欣赏、表演、创作三个基本环节中,都少不了人的想象力。不仅如此,音乐的本质与价值,也正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我们

7、常可听到学生随意哼唱自编的小曲,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流露,尽管稚气十足,但毕竟是其创造真情的再现。学生不仅有创造的需要,而且有创作音乐的能力。创作活动中,教师营造好学生“参与”的氛围,强化“进入”的心理诱导,循序渐进,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力所能及,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作潜能。所以教学必须注意想象力的培养,鼓励独特见解,有意识地增加创造性内容,提倡在表达自己真情实感中运用能力,掌握技术。教师再适时予以鼓励,尊重学生的创造,由于好奇心、好胜心驱使,学生跃跃欲试的心境便油然而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