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蚕七种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僵蚕七种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ID:21932665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僵蚕七种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_第1页
僵蚕七种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_第2页
僵蚕七种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_第3页
僵蚕七种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_第4页
僵蚕七种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僵蚕七种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僵蚕七种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肿瘤是继人类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大疾的重要课题.从药用动植物中挖掘抗肿瘤活性成分病.寻找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和方法是世界医学面临是当今肿瘤药物研究和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其有效性优势越来越明显,紫杉醇、喜树碱和长春碱等从药用植物中发掘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已经开发成广谱性的抗肿瘤药物并被广泛推广应用.僵蚕(Bombyxbatryticatus)为蚕蛾科昆虫家蚕幼虫期感染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而致死的干燥全虫,含有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草酸铵、白僵菌素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12.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僵蚕具熄风止痉、活血通

2、络和化痰散结等功效,而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僵蚕提取物具有抗凝、抗血栓、抗惊厥、降糖和降脂等作用卜5],目前多用于治疗癫痈、顽固性头痛等疾病[67].僵蚕也常作为脑血栓、脑栓塞、脑梗塞、脑中风和脑出血后遗症等治疗药物的原料.近年来有研究证实僵蚕对癌症具有一定治疗作用[8],有研究者从僵蚕内分离和鉴定出麦角甾醇、棕榈酸、赤藓醇、(5-豆甾醇、甘露醇、胡萝卜苷和尿嘧啶等7种化学成分,其中前6种为首次从僵蚕中分离得到M,而这7种僵蚕的化学成分的药物性质和药理作用在国内外鲜有报道,本试验以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和A375人黑色素瘤细胞为模型,针对僵蚕内证实存在麦角甾醇、

3、棕榈酸、赤藓醇、p-豆甾醇、甘露醇、胡萝卜苷和尿嘧啶等7种物质的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希望能够为其抗肿瘤机理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麦角甾醇、棕榈酸、赤藓醇、p-豆甾醇、甘露醇、胡萝卜苷和尿嘧啶,纯度均在质量分数90%以上,购自SIGMA公司;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和A375人黑色素瘤细胞购自美国模式菌种收集中心(AmericanTypeCultureCollection,ATCC);3-(4,5-二甲基_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二甲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购自SIGMA公司;DMEM培

4、养基(Dulbeccosmodifiedeaglemedium)、牛胎血清,购自英杰生物技术公司.1.2方法1.2.1细胞培养把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和A375人黑色素瘤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5%CO2,37°C,饱和湿度下常规培养.供试化合物用DMSO溶解成1mol/L储存液-20C保存,使用前用培养基稀释成所需浓度.1.2.2MTT细胞活力检测取对数生长期的B16-F10和A375细胞,PBS洗涤,胰蛋白酶消化,用培养基稀释并调细胞密度到8x104〜1x105个/mL,以每孔100斗接种于96孔板中,实验设空白调零组(只加

5、等体积的培养液)和用麦角甾醇、棕榈酸、赤藓醇、p-豆甾醇、甘露醇、胡萝卜苷和尿嘧啶处理组,试样处理组分6个不同浓度梯度,分别为1.0、0.5、0.25、0.13、0.065和0mmol/L.每处理设6个重复,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培养72h后,每孔加入质量浓度为5mg/L的MTT10mL,再培养4h,然后弃掉培养液,每孔加入150DMSO,室温下避光低速振荡15min,使结晶物充分融解.选择570nm波长,酶联免疫检测仪(Bio~RAD公司)测定各孔光密度值仏7。_,记录结果,D570nm=D570nm实验组-D570nm调零组•以药物处理浓度对光密度值Dmnm绘制细胞活

6、力变化曲线,与对照处理组相比,如曲线变化趋势随加药浓度增加明显下降,则对应药物对细胞活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2.3数据处理利用Microsoft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作曲线图.2结果2.1麦角甾醇的抗肿瘤活性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麦角甾醇(0.065、0.13、0.25、0.5和1.0mmol/L)处理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和A375人黑色素瘤细胞,麦角甾醇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该两种细胞的生长,并呈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其中在0.13mmol/L以上的处理浓度抑制作用更明显(图1)2.2p-谷甾醇的抗肿瘤活性分别以不同浓度的P-谷甾醇(0.065、0

7、.13、0.25、0.5和1.0mmol/L)处理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和A375人黑色素瘤细胞,[3-谷甾醇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两种细胞的生长,并呈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其中0.13mmol/L以上的处理浓度抑制作用更明显,而且高浓度的(3-谷甾醇(0.25mmol/L以上)对B16~F10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A375细胞(图2).2.3棕榈酸的抗肿瘤活性经不同浓度的棕榈酸(0.065、0.13、0.25、0.5和1.0mmol/L)处理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和A375人黑色素瘤细胞,发现棕榈酸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两种细胞的生长,并呈现出明显的浓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