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ID:21940796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5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_第1页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_第2页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_第3页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_第4页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侧重青年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培养青年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构建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体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G44:A:1002-7408(2011)03-0103-03    引言  积极心理学于上世纪末兴起于美国,是当代心理学最新进展之一,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1]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仅对

2、损失、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而是应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进行研究。它提倡积极人性论,主张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因此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当代心理学研究价值的一种重新回归。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次上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研究,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二是个人层次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幸福、希望、信心、

3、快乐、满意等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积极人格特质研究已经涉及到好奇、乐观、宽容、爱、毅力、感受力、创造力、天赋、灵性等范畴;三是群体层次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近年来,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负担、人际关系、婚恋情感等都可能导致青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主导理念和研究

4、内容对开创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增进青年学生的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情感扩建理论”认为,[2]某些表面上看起来分散的积极情感——如欣赏、满足、感兴趣和爱他人等,都能有助于使支配一个人在某一时刻进行思想和活动的指令系统得到增强和扩张,在此基础上,这些分散情感还能帮助个体建构起作用于人思想和行为的个人长久资源——从身体和智力资源到社会和心理资源,也即形成一

5、种积极人格。它启示我们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搞好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了解真实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情绪心理学专家孟昭兰教授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在对青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倡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满足他们的需要。为此,要深入青年学生实际、重视调查研究,切实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从关心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入手,充分了

6、解学生的各种需求特别是实际困难,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学习、生活、经济、情感、交往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2.引导合理归因风格。归因主要是指人们对发生的与自己有关的事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的原因的解释。塞里格曼认为,在面临失败和挫折时,所有人都会去寻找其原因。“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且这种失败和挫折只限于此时此地;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长期的或永久的原因、具有普遍性、是由自己内在原

7、因引起的,并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它事。因此,我们可以从归因风格上对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引导学生注意科学归因,要考虑因果结构的各个方面,对事情的原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对成败归因时,除了要合理归因外,还应把握一个策略问题,更多地关注可控性因素,如努力、学习方法等,因为这些因素操纵在自己手里,所以可以增加一个人的自信。另外要引导大学生冷静地反思自己的归因方式对自己自信心的影响,然后进行相应的积极调整,改变消极的归因,感受到更多的主动性,增强自信。  3.进行积极心理辅导和教育。积极心理辅导主张用人

8、类自身的积极力量来完成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这种积极力量不是通过外在的灌输获得的,而是在干预中个体自主建构得来的,是个体积极品质的发掘与培养、积极力量的保持与提升。心理咨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应当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仅仅关注学生的“问题”,而且要鼓励学生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使学生在关注中愉快而充满信心地积极解决其问题。积极心理治疗给来访者树立起信心和希望,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