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ID:21942224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_第1页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_第2页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_第3页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_第4页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学生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学生”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学生”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  一我校“留守学生”现状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

2、现有在校学生2050人,97%的学生来自农村,经问卷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经商的学生达1538人,占在校生的75%,其中父母双双外出的有1030人,占在校生的50.2%,“留守学生”的大量存在,因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其现状分析如下:  1.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  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有82.1%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10.3%的父母半年以上联系一次,有5%左右的父母一年基本上不与孩子联系。相当部分的外出父母一年返家探亲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近30

3、%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对孩子缺少关爱,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了人格扭曲的隐患,致使大多数留守学生软弱无助,自卑封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情绪异常,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亲人产生了隔膜感。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监护行为浅层化  调查显示,有73.2%的“留守学生”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由于是隔代抚养,他们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

4、与引导。另外,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存在难以抹平的“代沟”,且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相当部分是文盲。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孙辈一并交由他们监护时,更显力不从心。在调查“留守学生”的爷爷奶奶等祖辈管理教育“留守学生”的状况时,有83.7%的人认为教育管理吃力,有16%的人认为“无所谓,基本不管”。从调查来看,由于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也难以保证。据统计,“留守学生”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

5、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学生”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学生”的在校率仅为88%。  3.“真空时段”,自我监护,学生道德失范  调查显示,有50.9%的学生父母双双外出,这部分孩子交由亲友监管,甚至由孩子自我监管,亲友自觉不好管,甚至不管,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每到节假日,成了“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真空时段”,这些孩子在学习生活方面缺少必要的指导而感到无助,于是学习成绩下滑,有的道德品质沦丧,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学生”的行为问题较其他学

6、生多,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说谎、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在家不听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有23.2%的“留守学生”成绩极差,倒数几名的大部分是“留守学生”;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学生”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  4.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有效管理相对薄弱  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可能只凭课堂的几节课,还需要向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的表现。但是,由于“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位,老师没法向家长了解他们

7、的真实情况。有些调皮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父母及委托的监护人,这样使学校对“留守学生”的管理陷入尴尬。  二“留守学生”的教育对策  “留守学生”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是城乡就业壁垒打破以后必然出现的现象。如何使“留守学生”更好、更健康地成长,已成为一个应当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而作为担负教育教学重任的学校和教师当然不能等闲视之。我作为工作在教育前线的一名教师,心中对这些“留守学生”的成长时刻担忧着,惟恐哪位学生因“心灵寂寞”而性格变异、学业荒废,误入歧途。所以在工作

8、中尽心尽力,想方设法给予学生以“心灵鸡汤”。总结多年的教育实践感触及经验,班级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对策如下:  1.创建新的班级机制,管住“留守学生”  动员“留守学生”在校寄宿,建立“留守学生”专用花名册及其家庭住址、学业成绩、思想品德、日常行为、父母联系等档案资料。班主任为本班“留守学生”的直接代管责任人,全体教师与“留守孩子”结对,成为孩子的“代管家长”。“代管家长”的职责是:定时与“留守学生”谈心,交流感情,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定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