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ID:21945722

大小:168.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25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_第1页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_第2页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_第3页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_第4页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1-5批准1990-08-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静电放电与引燃、静电防护措施、静电危害的安全界限及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静电引燃(爆)危险场所的设计和管理。2引用标准GB4385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GB4386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测量方法GB6950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GB6951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GB12014防静电工作服     3 放电与引燃     3.1 各类静电

2、放电的特点和其相对引燃能力见表1。        表1         3.2 在相同带电电位条件下,液面或固体表面带负电荷时发生的放电比带正电荷时发生的放电,对可燃气的引燃能力可大一个数量级。     3.3 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燃物更易点燃。      a.可燃物的温度比常温高;      b.局部环境氧含量(或其他助燃气含量)比正常空气中的高;      c.爆炸性气体的压力比常压高。    4 静电防护措施      各种防护措施应根据现场环境条件、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工物件的特性以及发生静电引燃的可能程度等予以研究选用。

3、     4.1 基本防护措施     4.1.1 减少静电荷产生      a.对接触起电的有关物料,应尽量选用在带电序列中位置较邻近的,或对产生正负电荷的物料加以适当组合,使最终达到起电最小。静电起电极性序列表见附录C(参考件)。      b.在生产工艺的设计上,对有关物料应尽量做到接触面积、压力较小,接触次数较少,运动和分离速度较慢。     4.1.2 使静电荷尽快对地泄漏      a.在存在静电引爆危险的场所,所有属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对金属物体应采用金属导体与大地作导通性连接,对金属以外的静电导体及亚导体则应

4、作间接接地。      b.静电导体与大地间的总泄漏电阻值在通常情况下均不应大于106Ω。每组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应大于100Ω;在山区等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其接地电阻值也不应大于1000Ω。      c.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有时为了限制静电导体对地的放电电流,允许人为地将其泄漏电阻值提高到不超过109Ω。      d.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      e.生产工艺设备应采用静电导体或静电亚导体,避免采用静电非导体。      f.对于高带电的物料,宜在接近排放口前的适当位置装设静电缓和器。  

5、    g.在某些物料中,可添加少量适宜的防静电添加剂,以降低其电阻率。      h.在生产现场使用静电导体制作的操作工具,应予接地。     4.1.3 为消除静电非导体的静电,宜用高压电源式、感应式或放射源式等不同类型的消除器。     4.1.4 将带电体进行局部或全部静电屏蔽,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     4.1.5 在设计和制作工艺装置或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避免物料高速剥离等。     4.1.6 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保持在爆炸下限以下。     4.2 

6、固态物料保护措施     4.2.1 接地措施应符合下列具体要求:      a.非金属静电导体或静电亚导体与金属导体相互联接时,其紧密接触的面积应大于20cm2。      b.采用法兰及螺栓联接的配管系统,一般不必另设跨接线,对于室外的架空配管系统,则应按有关国家防雷规程执行。      c.在进行间接接地时,可在金属导体与非金属静电导体或静电亚导体之间,加设金属箔,或涂导电性涂料或导电膏以减小接触电阻。      d.油罐汽车在装卸过程中应采用专用的接地导线(可卷式),夹子和接地端子将罐车与装卸设备相互联接起来。接地线的联

7、接,应在油罐开盖以前进行;接地线的拆除应在装卸完毕,封闭罐盖以后进行。有条件时可尽量采用接地设备与启动装卸用泵相互间能联锁的装置。      e.在振动和频繁移动的器件上用的接地导体禁止用单股线,应采用6mm2以上的裸绞线或编织线。    4.2.2利用空气电离原理使静电中的和静电消除器有多种型式,见表2。    表2        4.2.3 静电消除器原则上应装设在靠近带电体最高电位的部位,正确的        装设位置如图1所示。         4.3 液态物料防护措施     4.3.1 控制烃类液体灌装时的流速   

8、   a.灌装铁路罐车时,液体在鹤管内的容许流速按式(1)计算:    VD≤0.8.........(1)    式中:V——烃类液体流速,m/s;    D——鹤管内径,m。      大鹤管装车出口流速可以超过按式(1)所得计算值,但不得大于5m/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