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与艺术、生活、城市的关系

动漫与艺术、生活、城市的关系

ID:21949798

大小:8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动漫与艺术、生活、城市的关系_第1页
动漫与艺术、生活、城市的关系_第2页
动漫与艺术、生活、城市的关系_第3页
动漫与艺术、生活、城市的关系_第4页
动漫与艺术、生活、城市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漫与艺术、生活、城市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漫与艺术、生活、城市的关系一、中国动画学派的形成和迷失历史上,我国动漫行业曾经创造了丰富而深厚的学术价值。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导演特伟先生于1956年在创作动画《骄傲的将军》时,提出了中国动画应“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开始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之旅。我国老一辈动画家万古蟾带领一批青年,将皮影戏和窗花剪纸的艺术形式和雕、镂、刻、剪的工艺手段,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于1958年成功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彩色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瓜》,从此中国动画增添了一个新片种。196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

2、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之后的《山水情》和《牧笛》角色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老一辈的动画创作者通过学习与研究民间美术,使中国动画电影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精神,保持了鲜明的中国动画形式与风格。在艰苦的实验与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中国动画学派”。“中国动画学派”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著称于世界,题材大多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民间故事、寓言、古典小说等,具有浓厚的东方神秘主义色彩。美术设计的创作灵感直接来源于丰厚的本土传统艺术形式,如传统绘画、壁画、民间剪纸、皮影、年画、版画等等。重点突出中华民族的

3、审美意趣。在音乐上,则使用中国独特的艺术种类戏曲音乐和民乐,雅俗共赏,别其韵味。在“中国动画学派”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动画艺术家倾注了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同时还有一些著名的艺术家也给予热情的关注和支持,漫画家华君武为动画片所写的剧本,画家张光宇、张正宇、李可染、张仃为动画片所作的美术设计,文艺理论家王朝闻、陈剑雨为动画片所作的学术研究等等。日本资深动画电影导演、吉卜力创始人高畑勋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有人邀请我到北京做演讲,但是我拒绝了。理由就是你们没有必要来日本聘请我们,你们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既有深厚的传统,又有丰富的经验。还是不要从只知道挣钱的日本请人去的好。所以我只说‘我尊敬中国

4、动画电影的实绩’,拒绝了,我不掺合。”以上统统说的是动画。当然,原创漫画近年来在中国表现不俗,不过也还是刚刚开始,对于形成自己的学派尚有不近的距离。以下我介绍一下《子不语》这部作品,原作者是夏达,她的画风细腻,透着浓浓的古典风,同时又不乏对情感、世界和自然的人文关怀。具有同期少女漫画家少有的大气与沉静。夏达的代表作品《子不语》,书名出自《论语述而》的句子“子不语,怪力乱神”,她借用“子不语”三个字,巧妙地把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讲了出来,通过一个9岁小女孩的眼睛,耳朵和思考,深具中国文化意蕴。与当下主流少女漫画不同,《子不语》更像寓言小品,虽没有特别激烈的桥段,但精巧的构思,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

5、使之显得含意深远,回味悠长,里面浓郁的人文气息、真实的民俗文化、曾经的风景古迹,让人留恋。正是这一份含而不露的风格,才征服了中国、日本两地的漫画编辑以及读者们。二、日本漫画和社会的关系1、现代日本漫画的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漫画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变化。手冢治虫曾把日本现代漫画的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二战”后的第一个十年):“玩具时代”,漫画只是供孩子娱乐的道具。这一阶段也是通常意义上说的日本漫画的第一次革命。第二阶段:“清除时代”,漫画被视为低俗、浅薄的读物。第三阶段:“点心时代”,父母和教师勉强允许孩子在不妨碍学习的前提下看一点漫画。第四阶段

6、:“主食时代”,1963年TV动画《铁臂阿童木》在电视上连续播映,许多家庭中的大人和孩子一起观看,漫画得到社会肯定。这一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面向青年读者的、被称作剧画的漫画作品群,这也是日本第二次漫画革命。第五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空气时代”,漫画已经成为读者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六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记号时代”,漫画成为青少年及普罗大众之间相互沟通的记号。新时期(2000年以后):重新认识价值并寄予梦想时代。 三、漫画与美术的关系漫画与美术的关系,漫画展和美术馆的关系是一直在探讨的话题。自从1990年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首次举办手冢治虫

7、的展览之后,漫画开始频频在美术馆现身。近20年来,日本美术馆举办过的漫画展已经数不胜数,漫画展的主题也变得花样繁多。但是,美术和漫画的关系,美术馆和漫画展的关系,从一开始就不算融洽。有人主张美术馆的空间不可能展示出漫画作为通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又有人主张高雅艺术的殿堂岂能容低俗漫画在此寄寓,总之,反对漫画进入美术馆之声不绝于耳。1998年日本美术史学会更把漫画作为年会的主题;受漫画、动画影响的日本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