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报告(修改稿)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报告(修改稿)

ID:2195318

大小:7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15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报告(修改稿)_第1页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报告(修改稿)_第2页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报告(修改稿)_第3页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报告(修改稿)_第4页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报告(修改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报告(修改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报告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B类重点课题(2002年度B类124号)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及实验内容、目标的设定(一)课题的提出本课题研究是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若干弊端,为实施以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在小学阶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实践为基础,立足于探索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在课内外主动积极学习,变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动探究性学习,变解决问题学习为“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学习,提高综合

2、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主人。(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研究(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融合性研究(3)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学科学习的整合研究2.本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教师观念更新与落实,师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与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等问题。总课题: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1)运用现代教育网络,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的研究与实验(2)研究性学习在学科课程中的渗透研究(3)综合实践活

3、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5)校本课程与学生人格发展研究(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7)小学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探索(8)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开发研究(三)实验目标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数学、社会、科学等学科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形成初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师生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得以转变,教学效率得以逐步提高。13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报告二、课题论证及实验

4、假设(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其目的是“追求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并确认这种学习对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以国际化、信息化等为标志的社会变化是十分必需的”。“综合学习时间”的设置被认为是日本即将推行的新课程的最突出的特色之一。我国台湾省即将推行的新课程非常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即将推出的新

5、课程所确立的基本理念是“终身学习、全面发展”,贯穿这一基本理念的课程体系则以“学会学习”为总目标。中国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早在1998年,上海市教委就以活动课为突破口,在高中阶段实验开设“研究性活动课程”,并专门组织了上海市“研究性活动课程”研究课题组,对在中学开发和实施研究型课程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和研究。以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启动,研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都以强劲的势头开始了全面的实验与研究。

6、(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略)(三)实验假设1.自变量及其操作定义(1)在小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小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与生活相关的自然问题或社会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2)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与策略“研究性学习”从学的一方面来看,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在明确的“问题”或课

7、题目标指引下,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操纵学习。“研究性学习”从教的方面来看,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但并不否认教师的作用。我们认为,在这一学习方式中教师不仅向学生创设问题或课题情境,而且起主导作用,即导趣(激发动机、引发兴趣)、导向(揭示目标、引导方向)、导疑(激起疑问、引发思维)、导法(指导方法、授以技能)、导馈(引导反馈、及时矫正)等,从而使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得以最优组合。我们设想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探索开展“主题探究式”研究性学习课程,并融合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三大领域的课程内容,实施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转变与落实

8、;在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中,通过进行对学科教学领域补充和延伸的“问题研究”,探索以研究性学习为学习方式的综合活动开展;摸索总结适合于我市小学生开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