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历史唯物主义高校复习框架

考研政治历史唯物主义高校复习框架

ID:21955496

大小:161.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考研政治历史唯物主义高校复习框架_第1页
考研政治历史唯物主义高校复习框架_第2页
考研政治历史唯物主义高校复习框架_第3页
考研政治历史唯物主义高校复习框架_第4页
考研政治历史唯物主义高校复习框架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历史唯物主义高校复习框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考研政治:历史唯物主义高校复习框架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又叫做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坚持川唯物辩证的观点去看待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历史观多属于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区分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唯心史观)的标准是如何回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个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唯心史观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有五个动力。其中基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2、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无论是阶级社会还是没有阶级的社会,无论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是这两对基本矛盾推动着社会不断前进。对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有着截然不同的冋答。唯心史观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认为则认为人K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吋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具体框架如下图所示: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历年考研大纲高频考点:社会历史发展f动力(5个)社会基本矛盾一一根本动力1—f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j7"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3、的矛盾—(阶级斗争一一阶级社会发展的*—[革命一一强大推动力7^4改革: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一一两重性-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统一。(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4)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5)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8)经济基础的内涵。(9)上层建筑的含义。(10)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1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1

4、2)社会形态的A涵。(1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4)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15)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16)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17)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8)阶级的产生和本质。(19)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20)阶级分析方法。(2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2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3)改革的性质和作用。(24)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25)科学技术的含义。(26)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27)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28)两种历史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1)现实的人

5、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2)人的本质。(3)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5)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6)个人与社会历史。(7)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8)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考研专家介绍到,就近5年的考研政治真题来看,考试形式以客观题,即选择题为主。2010年的考研真题仅仅考查了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2分的多项选择题)。所以这部分的复习要注意小知识点的串联记忆。小提示:目前木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屮变成分母,我们需要:

6、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