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运动技术分析

跳高运动技术分析

ID:21956608

大小:373.0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8-10-21

跳高运动技术分析_第1页
跳高运动技术分析_第2页
跳高运动技术分析_第3页
跳高运动技术分析_第4页
跳高运动技术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跳高运动技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跳高运动技术分析TechnicalAnalysisofTheHighJump作者刘建国教授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050016第一节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分类和决定跳高成绩的基本因素各种跳高姿势的命名都是以过杆姿势命名的。依据过杆技术我们把背越式跳高姿势分为5种姿势一、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分类1、平板式背越式(图1-1、1968年,福斯贝里)2、大背弓形背越式(图1-2、1986年,舍贝尔)3、“h”形背越式(图1-3、1983年,朱建华)4、倒7式背越式(图1-4、1985年,帕克林)5、空翻式背越式(图1-5、1992年,马泰)图1-1图

2、1-2图1-3图1-4图1-5二、决定跳高成绩的基本因素BasicFactorsRelatingToHighJump㈠、有效过杆高度公式:1、公式1:H=H1+H2-H32、公式中的几个定义(图2-1):(1)H是横杆高度,既运动成绩。(2)H1是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的高度。(3)H2是身体重心从H1腾起的高度。(4)H3是过杆瞬间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与横杆的高度差。H3H2H1H图2-14、公式2中的几个定义(图2-2):公式1中的H1=公式2中的H1+H2(1)H是横杆高度,既运动成绩。(2)H1是起跳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的高度

3、。(3)H2是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的高度与起跳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的高度差。(4)H3是身体重心从H2腾起的高度。(5)△H是过杆瞬间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与横杆的高度差。3、跳高公式2:H=H1+H2+H3-△HH1HH2H3△H图22㈡、跳高技术的基本因素(图2-3)高度△HH3H2H1身体结构起跳瞬间的身体位置起跳瞬间的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过杆最高点瞬间的身体位置起跳脚着地瞬间的身体位置起跳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起跳时的垂直冲量过杆时的动作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的运行距离起跳时间起跳时产生的垂直力技术肌肉力量动作速度图2-3起跳

4、角度起跳脚着地时的速度仰角第二节跳高的技术分析一、跳高技术的组成:由于任务的不同与便于进行技术分析人为地把跳高技术一个有机的整体分为4(6)个部分:⑴预先助跑:从起动至正式助跑(第一标志线);1、助跑⑵助跑:从第一标志线到倒数第二步脚着地;⑶过渡阶段:从倒数第二步摆动腿的脚着地至倒数第一步起跳脚着地;2、起跳─⑷起跳:从放起跳脚至起跳脚离地;3、过杆─⑸过杆:从起跳脚离地至起跳腿过杆;4、落地─⑹落地:从起跳腿过杆至身体着地。二、跳高的技术分析㈠、预先助跑:1、预先助跑的任务:⑴、使运动员摆脱静止状态。⑵、使运动员后面正式助跑获

5、得适宜的速度。⑶、为运动员全程助跑建立起合理的节奏。⑷、对运动员踏准起跳点有重要的作用。2、预先助跑的形式:⑴、走几步踏上第一标志线开始正式助跑。⑵、走几步后,加一小跳步踏上第一标志线开始正式助跑。⑶、慢跑几步踏上第一标志线开始正式助跑。(从因果关系和矛盾转化的观点分析,在一定情况下预先助跑有重要的作用。)㈡、助跑1、助跑的任务:⑴、助跑使运动员获得适合他自己力量与技术的理想速度。⑵、使运动员获得良好的助跑节奏。⑶、使运动员为起跳获得适宜的位置。⑷、使运动员为起跳做好准备。2、助跑的形式:背越式跳高运动员采用曲线(弧线)助跑。3

6、、助跑长度:曲线助跑的大多数运动员跑8-12步,少数运动员跑6-17步。助跑的长度是16-30米。(斯通斯跑10步,长19.81米;韦西格的助跑长度30米多。)4、助跑方向: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开始起动是助跑方向在70-90度之间;在开始进入弧线时的助跑方向在25-35度之间;放脚方向在15-35度之间或与横杆平行。㈢、助跑第一阶段由于助跑技术、目的的不同助跑又分为“助跑第一阶段”和“助跑第二阶段”。1、助跑第一阶段的位置:助跑第一阶段是从运动员踏上第一标志线开始正式助跑到助跑的倒数第四步为助跑第一阶段。2、助跑第一阶段的任务:⑴

7、、使运动员获得适合他自己力量与技术,并符合助跑第二阶段要求的理想速度。⑵、使运动员获得良好的助跑节奏。⑶、使运动员进入助跑第二阶段取得适宜的位置。⑷、使运动员为助跑第二阶段做好准备。3、助跑第一阶段的动作形态:背越式跳高助跑第一阶段的技术动作可以说是一般加速跑的技术。跑的要有弹性,动作幅度逐渐加大,上体保持前倾,身体重心波动较小。㈣、助跑第二阶段1、助跑第二阶段的位置:助跑第二阶段是从运动员助跑的倒数第四步到倒数第二步摆动腿的脚着地为助跑第二阶段。2、助跑第二阶段的任务:⑴、使运动员在过渡阶段前获得适合他自己力量与技术的理想的起

8、跳前的速度。⑵、使运动员获得良好的助跑节奏。⑶使运动员为起跳获得适宜的位置。⑷、使运动员为起跳做好准备。3、助跑第二阶段的动作分析(1)助跑动作结构①弧线助跑②外侧脚以前脚掌内侧,内侧脚以前脚掌外侧着地③脚着地点离身体重心投影点较近④后蹬角度较大⑤摆侧髋高于并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