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课件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课件

ID:21956758

大小:167.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25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课件_第1页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课件_第2页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课件_第3页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课件_第4页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食物中毒调查处理滨城区疾控中心石玉刚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前期准备(一)各级疾控机构应成立专(兼)职食物中毒事故处理队伍,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往现场,进行调查处理,每次事故应由一名领导全面负责,并与有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二)调查处理必备物品1、食品:包括固体、液体无菌容器(灭菌塑料袋、广口瓶等)、刀、剪、勺、镊子、吸管等。2、涂抹:灭菌生理盐水试管(5ml)20个以上,有条件的单位应配备选择性培养基,消毒棉拭子若干包。3、大便:采便管、运送培养基各20支以上。4、呕吐物:无菌平皿和特殊采样棉球各10个以上。5、血液:一次性注射器、灭菌试管各

2、10支以上。6、其它必备物品:75%酒精棉球、酒精灯、记号笔等。7、以上物品必须标明消毒、配制日期及有效期。(三)法律及相关文书: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食源性疾病个案现场调查表)、(产品、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四)参考资料: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有关卫生部规章、参考书籍。报告与登记接到食物中毒报告时,应做好接报记录,同时告知报告人及时抢救病人,保护现场,保留可疑食物、吐泻物(近几次都未采集到)等现场调查处理(一)协助救治食物中毒人员。(二)现场调查取证。(包括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和采样检验共三部分)1、(食品卫生学调查)现场卫生

3、监督检查及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污染环节调查:首先调查食谱,是送餐公司时,还必须调查供餐范围,立即追踪其它供餐范围内有无病人。根据食谱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确定调查的重点食品→原辅料来源→食品加工、烹调方法,加热温度、时间→运输情况→工用具容器的卫生及使用,生熟分开,洗刷消毒过程→食品存放条件、温度和时间→剩饭菜的保存、处理等情况→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状况(霍乱疫情)和卫生知识等。1.1访谈相关人员:单位负责人、加工制作人员及其他知情人员等1.2查阅相关记录:可疑食品进货记录、可疑餐次的食谱或可疑食品的配方、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图;可疑食品销售和分配记录等

4、。1.3现场勘查:从原材料、生产加工、成品存放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是否有停电、停水情况)2、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步骤一般包括核实诊断、制定病例定义、病例搜索、个案调查、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等内容1核实诊断:(1)核实发病情况。通过接诊医生了解患者主要临床特征、诊治情况(诊断、治疗),查阅患者在接诊医疗机构的病历记录和临床实验室检验报告(2)开展病例访谈。按照《食品安全事故病例访谈提纲》开展病例访谈,首例和末例必调查,再根据发病数量确定访谈人数。2制定病例定义(主要用于流行病学分析使用):确定事故的时间、地

5、区、人群范围+特有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阳性的临床检验结果和致病因子阳性结果+特异性治疗药物有效3进行个案调查:(1)病例发病前仅有一个餐次的共同暴露,可参考《聚餐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个案调查表》(附表3-4)设计调查表。(2)病例发病前有多个餐次的共同暴露,可参考《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个案调查表》(附表3-5)设计调查表。(3)病例之间无明显的流行病学联系,如多个社区居民的腹泻暴发,可参考《社区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个案调查表》(附表3-6)设计调查表。4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1临床特征:根据临床分布特征,可参考附录5初步分析致病因子的可

6、能范围。2时间分布:直方图是流行曲线常用形式。以发病时间作为横轴(X轴)、发病人数作为纵轴(Y轴),采用直方图绘制3地区分布(1)标点地图可清晰显示病例的聚集性以及相关因素对疾病分布的影响,适用于病例数较少的事故。(2)面积地图适用于规模较大、跨区域发生的事故。4人群分布按病例的性别、年龄(学校或托幼机构常用年级代替年龄)、职业等人群特征进行分组,分析各组人群的罹患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以推断高危人群,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各组人群在饮食暴露方面的异同,以寻找病因线索。5描述性流行病学结果分析根据访谈病例、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分布,应当提出描述

7、性流行病学的结果分析,并由此对引起事故的致病因子范围、可疑餐次和可疑食品做出初步判断,用于指导临床救治、食品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提出预防控制措施建议。6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用于分析可疑食品或餐次与发病的关联性,常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在完成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后,存在以下情况的,应当继续进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1)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未得到食品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支持的;(2)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无法判断可疑餐次和可疑食品的;(3)事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或可能有再次发生风险的;(4)调查组认为有继续调查必要的。6.1病例对照研究设

8、计可疑餐次或可疑食品的调查问卷(可参考附表3-4、3-5、3-6)。计算OR值。按餐次或食品品种,计算病例组进食和未进食之比与对照组进食和未进食之比的比值(OR)及95%可信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