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公众参和优化探究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公众参和优化探究

ID:21957455

大小:66.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公众参和优化探究_第1页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公众参和优化探究_第2页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公众参和优化探究_第3页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公众参和优化探究_第4页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公众参和优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公众参和优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公众参和优化探究【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而公众参与对于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建设存在公众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应当从使公众想参与、能参与、有效果这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改善。【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建设;公众参与;优化研究一、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概念界定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率先提出并大力弘扬的一个全新理念和实践主题。生态文明的内涵,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2、【1】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而指标体系的构建,则将生态文明建设反映的各个方面细化为可测可比的标准,起到量化建设成果以及保证生态文明各领域建设活动开展的作用。因而,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客观评价和全面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保障。我国各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较为丰富,在实践上主要参考的指标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生态县、生态省(2007修订稿)建设指标体系,国家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以及中央编译局

3、2009年发布的国内首个“生态文明建设(城镇)指标体系”。【3】二、公众参与在指标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从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来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一方面要对自然文明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测量,用数据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另一方面也要求评价生态与人的关系,关注人们的感性认识,切实考察人民群众的感受和要求。社会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的受益人,更是建设生态文明、推广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性力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公众参与不仅仅是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和迗成社会共识的重要手段,而且

4、也是规划制定和实施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尽管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参与尚在起步阶段,但是,公众参与仍应当成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善指标构建方式,使得各地区的差异只是参与程度的差异。三、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1、公众的参与度不够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公众参与度不够,整个过程与人民群众基础脱离较严重。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指标选取和意见反馈参与过程仍主要停留在专家学者层面,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社会大众缺乏有效渠道参与进指标体系的意见表达机制中。另一方面,从指标体系构建的后续工

5、作来看,指标体系制定之后,常常存在指标的制定者对于术语用词以及指标计算方法缺乏适当解释,普通大众难以理解,影响了社会公众发挥对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监督作用。2、公众参与的渠道单一且不完善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仍主要通过定性指标来衡量社会大众的感受,公众参与的渠道非常单一。例如,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安全感指标”【4】,以及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中的”行政服务效率”、”廉洁指数”、”市民满意度”指标等。【5】一方社会公众通过定性指标得以参与进指标体系的评价,但是另一方面定性指标本

6、身主观性质很强,难以用标准界定,所得结果与受访个人的知识程度、主观感受、所从事的工作环境等条件密切相关。因此,仅通过定性指标的方式衡量公众意见,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相对准确性。四、完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公众参与的对策1、加强知识宣传普及,使群众“想参与”首先,应加强对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知识宣传,使普通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定期通过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的运用,向公众们汇报建设进展情况,使得大众有能力有平台在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清楚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激发群众参与热情。2、优化现有公众参与统计

7、方法,简化术语,增进公众参与形式,使群众“能参与”对于现有衡量公众感受的定性指标,其抽样调查的设计要尽可能全面合理,以弥补自身主观性强的缺陷,例如突出调查抽样的差异性。可以在指标体系后辅之以具有针对性的简要说明,使得公众了解各个指标具体度量的内容,以及数值的计算过程,简化指标术语。以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6】为例,其将”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引入到指标体系的构成当中,在每个指标后附加了深入浅出的关键词解释以及计算公式,提高了公众对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解。另外,在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增

8、加人民群众的参与形式。通过及时了解公众的意见,充分参与指标的制定过程的方式,丰富公众参与方式。可根据具体区域条件不同而选择性考虑不同操作方法,例如在指标研究初期开通网上渠道、社交网络平台互动、热线电话、信箱网址留言等方式,向公众征集他们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特定问题的看法或解决途径;组织公众讨论当地发展的战略目标。来丰富社会大众参与进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设工作的方式,3.加强保障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