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近年玉米铁甲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忻城县近年玉米铁甲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ID:21958861

大小: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5

忻城县近年玉米铁甲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_第1页
忻城县近年玉米铁甲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_第2页
忻城县近年玉米铁甲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_第3页
忻城县近年玉米铁甲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_第4页
忻城县近年玉米铁甲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忻城县近年玉米铁甲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忻城县近年玉米铁甲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玉米铁甲虫是忻城县山区玉米最主要的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城关、思练、果遂、新圩、红渡、古蓬、北更、遂意等8个乡(镇),尤其是边远山区是玉米铁甲虫的常发区和多发区,主要为害春玉米,为害轻的年份,一般产量损失5%~10%,为害严重的年份产量损失可达30%以上,已成为忻城县贫困山区玉米生产的主要障碍。为总结经验,笔者对本县1998~2008年玉米铁甲虫的发生为害特点、发生严重原因和防治应对策略进行初步探讨。1 近年发生概况根据1998~2008年统计资料,忻城县2000年至2003年玉米铁甲虫发生面积大,为害重,产量损失也较大,年发生面积达400

2、0ha以上,2004年以后,玉米铁甲虫发生总体呈下降趋势,产量损失明显减少(见表1),发生程度2级或3级,但局部5级,受害仍然严重。从表中可见,2000~2003年这4年全县玉米铁甲虫发生面积分别为4000.0ha、4133.4ha、4333.4ha、4000.0ha,产量损失分别为100.54万kg、105.8万kg、106.52万kg、98.24万kg。2006年发生面积减少到2333.4ha,比2005年减少了1000.0ha,减少30.0%,产量损失38.06万kg,比2005年减少了35.99万kg,减少了48.6%,2007、2008年发生面积也相应减少,到2008

3、年玉米铁甲虫发生面积1000.0ha,产量损失9.75万kg,比近10年来的最高年份2002年4333.4ha减少了3333.4ha,减少76.9%,产量损失减少了96.77万kg,减少90.8%。2 发生特点玉米铁甲虫在忻城县每年发生1~2个世代,主要是以第一代为害春玉米,这个世代发生量大,为害严重。第2代发生量小,为害很轻,早播秋玉米有时受害。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2.1发生地域性强玉米铁甲虫属区域性害虫,在忻城县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关、思练、果遂、新圩、红渡、古蓬、北更、遂意等8个乡(镇)发生为害,尤其是边远山的表1   忻城县1998~2008年玉米铁甲虫发生为害情况  

4、                发生情况           防治后仍年份     发生面积   占种植面积   发生程度     损失产量       (ha)(%)(级)     (万kg)19981066.710.51(5)9.619993866.728.03(5)96.6820004000.029.03(5)100.5420014133.432.14(5)105.820024333.430.24(5)106.5220034000.031.44(5)98.2420043466.729.53(5)78.9420053333.428.33(5)74.0520062333.42

5、1.82(5)38.0620072000.020.92(3)18.020081000.010.61(3)9.75玉米受害最重,这些边远山区常年虫口密度高,发生面积广,占全县总发生面积90%以上,玉米受害损失重,每年产量损失占全县95%以上。马泗、欧洞、大塘、安东等4个乡(镇)零星发生。2.2 发生面积大为害损失重1998年玉米铁甲虫开始在果遂、新圩、古蓬、遂意等4个乡(镇)发生为害,发生地域主要在边远的山区,发生面积1066.7ha,占种植面积10.5%,发生程度1(5)级,随后该虫不断迁飞扩散为害,发生面积、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到2000年城关、思练、果遂、新圩、红渡、古蓬、北

6、更、遂意等8个乡(镇)均普遍发生为害,尤其在边远山区玉米铁甲虫达大发生程度,发生面积4000.0ha,占种植面积29.0%,发生程度3(5)级,防治后仍损失产量100.54万kg。到2002年发生面积高达4333.4ha,占种植面积30.2%,发生程度4(5)级,防治后仍损失产量达106.52万kg,为近年来之最高年。2.3 发生程度高虫口密度大1998年玉米铁甲虫开始在忻城县发生时,只在果遂、新圩、古蓬、遂意等4个乡(镇)的部分村屯发生为害,发生程度总体1级,但局部5级。1999年~2005年,城关、思练、果遂、新圩、红渡、古蓬、北更、遂意等8个乡(镇)普遍发生为害,发生程度

7、3级或4级,局部5级。根据田间调查统计资料,1999年玉米铁甲虫发生程度3(5)级,果遂乡、新圩乡,遂意乡、古蓬镇等老虫区发生高峰期田间成虫密度最高达2.6万头/667㎡,平均0.9万头/667㎡,卵粒密度最高达49.8万粒/667㎡,平均28.7万粒/667㎡,幼虫密度最高达6.5万头/667㎡,平均2.7万头/667㎡。2001、2002、2003年3年,玉米铁甲虫发生程度4(5)级,发生高峰期田间成虫密度最高分别为2.15、2.185、1.84万头/667㎡,平均分别为0.92、0.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