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

ID:21960809

大小:12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5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_第2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_第3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_第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gě) 寂寥(liào)彷徨(páng)惆怅(chàng)B.方遒(qiú)颓圮(pǐ)芳菲(fēi)青荇(xìng)C.浪遏(è)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huò)D.虔诚(qián)忸怩(ní)深邃(suì)团箕(q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河畔 暴燥 云彩 神

2、采B.斑斓寂寥诚恳火钵C.苍茫蔚蓝惆怅笙萧D.长篙寥廓漫塑篱笆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世界杯在巴西盛大揭幕,奇幻热辣且色彩斑斓的南美献上了独具风情的开幕演出,给观众带来了________的美。②中国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清闲,他们做统计,搞调查,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有时简直________了。③在全国文物收藏展览会上,各种不同级别的文物陈列在装饰一新的大厅里,________,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A.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B.应接不暇目不暇接琳琅满目C.目不暇接应接

3、不暇琳琅满目D.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省公安厅要求各级公安局局长着力解决刑讯逼供、滥用警械、滥用强制措施、超期羁押、随意扣押财物、巧立名目收取办案费。B.中国气象局写过一份内部报告,向上级反映灰霾问题,一些环保专家也提过建议,但对这份报告和专家的建议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C.加快棚户区改造,让亿万居民早日“出棚进楼”,是当前改善民生的硬任务,这一举措也可以有力地拉动投资、促进消费。D11.保健品产业之所以蓬勃发展的原因,除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外,还有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银

4、发族”对保健品的需求旺盛。5.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提起楷书,人们必然想到颜真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颜体字诞生了。①一方面,人们的审美倾向发生了变化和游移②这种风格,缘于他以智慧和胆略对楷书的结体、用笔、力度都进行了改造③颜真卿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④颜体字的出现,不是孤立和偶然的⑤另一方面,颜真卿为新的审美思潮提供了新的艺术式样⑥他的楷书刚劲端庄,气势雄伟A.⑥②③①⑤④ B.③⑥②④①⑤C

5、.⑥②③④①⑤D.③②⑥①⑤④二、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诗一定要有形式,这形式就是韵律邓加荣诗歌的特点是在韵律中运行,中国和外国,概莫能外。这是诗歌得以流传的基本要素,越是保持韵律严谨的好诗,流传得越是久远。反之,再好的诗如果没有韵律,也难以广泛地流传。这正如孔子所说的:“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根据这个道理,反思我国近百年的自由体新诗,之所以缺少传诵的耐力,根本的原因就是放弃了作为诗歌这种文体的基本要素——韵律。在新诗刚刚兴起正在探索自己发展道路之时,章太炎先生就曾明确提出诗必须有韵,

6、坚决反对那种认为只有摆脱韵律束缚才能写出好诗的说法。他在给曹聚仁的信中说:“必谓依韵成章,束缚情性,不得自如,故厌而去之;则不知樵歌小曲,亦无不有韵者,此正触口而出,何尝自寻束缚耶?”新诗的推出,不可否认是诗歌发展的一大进步,是适应了时代的需求。但是从它发展至今的百年历程反思来看,当时倡导新诗的先驱们,在打破统治了千百年的格律诗束缚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下,不免由于慎思不足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完全“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从而忽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即中国诗歌(从《诗经》到元曲)11不管是哪一种格式都是有韵有律的,

7、这些韵律的格式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才形成的。正是由于有一定格式的韵律,诗歌才得以流传。而倡导自由体新诗的先驱们在他们刚刚走出国门,初见外国诗歌,在外语不太精深,未能熟谙外语中音节长短、重音排列等在母语中已经约定俗成的内在规律时,会不会仅从书面上看到它句子的长短不齐和语尾的有韵无韵,便误以为外国诗歌一律是没有任何格律的自由体诗呢?而对于大多数没有到过外国、只凭译文了解外国诗歌的人,则更是以为外国诗歌天生便是无拘无束的充分自由体,就是分行的散文。应当说,新诗至今虽然已经经历近百年的历程,但仍然处于探索与寻求更适合于自己表现形

8、式的阶段。历史上,每种新的诗体出现,由《诗经》到《乐府》再到格律诗、词、曲,每一次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过程。我认为,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对。他说:“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要有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鲁迅的话在“五四”时期推动诗歌革命,促进新诗产生时是正确的;今天,在推进新诗如何探索,如何找出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