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中国现代文学

上卷·中国现代文学

ID:21968098

大小:685.50 KB

页数:128页

时间:2018-10-25

上卷·中国现代文学_第1页
上卷·中国现代文学_第2页
上卷·中国现代文学_第3页
上卷·中国现代文学_第4页
上卷·中国现代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卷·中国现代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上卷·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章文学运动第一节文学运动概况文学运动各阶段1.现代文学开始的时间是1917年前后。“前”,其一指1915年《新青年》创刊,新文化出现萌芽,当时是在上海创刊,称作《青年杂志》,再向前推可推至晚清时期。近代文学、晚清文学是现代文学的先声。“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主要背景,晚清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后”,指1919年,《新青年》在文学革命运动过程中的作用——特殊的阵地。2.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即1917年开始的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为口号的文学革命,主要是以语言表现形式的改革为核心的文学革命运动,至于文

2、学内容的改革还比较模糊。3.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出现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第三个阶段更多由政治形式所规定,文学又出现了一次带有显著特色的变化,出现了全国范围的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文字热潮,“抗日救亡”是压倒一切的文学主题,一切文学形式都围绕抗战而发展。4.1942年后,现代文学显著地出现了以地区为特色的现象。其一,以陕甘宁地区、延安、广大农村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文学,主要描写对象是农民、农村土改;其二,以大中城市广大地区为打赌国统区文学,突出描写对象是知识分子、广大市民的命运。第二节1840—1916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主要内容1.诗界革命

3、: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2.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3.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4.白话文运动:裘廷梁(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运动成就1.晚清文学明显强化和提高了小说和戏剧地位,明确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为平等并列的四大文体,是对传统文化的革新,这种观念转变奠定了“五四”新文学整体格局的基础。2.对翻译文学的高度重视。1896年—1916年,翻译外国小说800多种,林纾翻译的小说被称为和“林译小说”,形成当时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繁荣了晚清当时的文学作品,对“五四”新文学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很大的

4、影响。3.晚清小说创作以梁启超为出小说界革命,在艺术上不成功,但因特别追求小说的社会意义,明确反对把小说看作游戏和娱乐,这种追求实际上就是茅盾、叶圣陶等人文学研究会强调为人生服务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先声(四大谴责小说)。晚清小说初步吸取和运用了一些西方小说的新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加强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直接取材于现实中的人和事,甚至出现了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刻画,为新文学作家实现小说的根本转变提供了必要的经验。4.晚清出现了话剧萌芽。中国最早的话剧团是1906年成立的春柳社,1907年演出《茶花女》,是第一部登台演出的话剧。第三节1917—19

5、27五四文学革命运动1.主要内容及影响发生背景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运动过程1.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刊,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分别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的正式开始。2.1918年1月首刊胡适等人创作的白话新诗。5月,刊登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3.1920年,白话文终于取得了正宗地位,北洋政府被迫承认白话文为国语。主要内容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是

6、文学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2.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人的文学,平民文学。3.介绍、翻译外国文学。运动成就1.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等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2.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3.文学革命提出了小说,戏剧的地位,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革新,特别是以白话代替文言,使白话文学立于正宗地位。4.文学革命在理论上破旧立新,在创作上显示了实绩。历史意义1.它是中国文学历史上从

7、未有过的彻底反对旧文学的革命,是文学观念、文学思想内容、文学语言形式的大解放大革命。2.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3.文学革命批判旧传统的革命精神,面向世界文学勇于吸收的开放意识,冲破旧框框的自由创造精神,对新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偏颇不足之处在于对中国古代文学否定过多,而对外国文学则多加肯定,缺乏分析批判。2.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作品及主张胡适1.《文学改良刍议》:①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②侧重文学语言形式的改革,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③推崇

8、白话小说,同时也表现了对内容的重视.2、《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3.《易卜生主义》:介绍了易卜生现实主义和个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