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band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

trband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

ID:21970307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trband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_第1页
trband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_第2页
trband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_第3页
trband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_第4页
trband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_第5页
资源描述:

《trband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TRBand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目的]观察TRBand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部压迫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采用TRBand止血器压迫4h,B组采用TRBand止血器压迫6h,C组为常规绷带压迫6h。观察3组病人止血情况、术侧拇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C组病人一次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5.0%、97.5%和97.5%;发生术侧手掌肿胀麻木A组明显低于B

2、组和C组;3组病人压迫止血前、压迫2h、压迫终止时术侧拇指血氧饱和度均正常,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桡动脉急性闭塞、局部皮肤破损坏死等严重并发症;C组1例病人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结论]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TR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止血方法,压迫时间以4h为宜。【关键词】TRBand止血器;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压迫止血经桡动脉径路是冠心病介入诊疗的重要入路之一,具有无需长时间卧床、术后可立即压迫止血且迷走神经反射少、局部出血少、周围血管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

3、病人冠脉造影(coronaryarteriography,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前和术中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局部止血措施仍有很多要求。早期采用绷带局部包扎止血,病人易出现包扎远端手部肿胀麻木、局部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不易发现[1]。TRBand压迫止血器是一种手腕式束带,有2个特殊设计的球囊组成,球囊的着力点正对穿刺部位,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能有效缓解对远端组织的影响[2]。2008年3月—2009年12月通

4、过观察TRBand止血器和常规绷带压迫的止血效果和周围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经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使用TR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优缺点。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冠心病病人120例,入选标准:术前Allen试验均为阳性,既往无经桡动脉PCI病史等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和术中抗凝治疗措施一致,均于术后即刻拔出桡动脉鞘管,由专人进行止血操作。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63岁±12

5、岁;合并高血压26例,糖尿病12例;B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63岁±11岁;合并高血压24例,糖尿病10例;C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62岁±12岁;合并高血压25例,糖尿病10例。3组病人年龄、基础疾病、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A组采用TRBand止血器压迫4h,B组采用TRBand止血器压迫6h,C组为常规绷带压迫6h。观察3组病人止血情况、术侧拇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1.2.1止血操作方法①TRBand压迫止血器止血。TRBand压迫

6、止血器由日本泰尔茂公司生产提供。术后先退出动脉鞘管2cm~3cm,使位于压缩球囊中心的绿色标志对准穿刺点,并且用可调节型的粘扣将带子固定在手腕上。确保泰尔茂商标靠近尺侧,用配套的注射器通过附带导管注射空气使气囊膨胀(标准空气容积13mL,最大容积18mL),再拔出全部鞘管并观察是否出血,如有出血再注入少许气体,直至出血停止。A组:1h后逐渐放气,放气的量以伤口不渗血为准,出现渗血后回注少量气体直至止血为准,以后每隔1h减压1次,4h完全解除压迫。B组:2h后逐渐放气,以后每隔2h减压1次,6h完全解除压迫。②常规

7、绷带止血。拔鞘前以裹紧的纱布条置于桡动脉上,其头端在皮肤切口处,以食指和中指加压,其中食指受力点为鞘入血管处,在拔出鞘瞬间加压,以穿刺点不出血为标准。在纱布条上加4层或5层纱布,以绷带加压绕2圈~4圈,2h后逐渐减压,以后每隔2h减压1次,6h去除绷带压迫并换药。1.2.2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①止血情况:1次止血成功为成功,如进行第2次止血为失败;术侧手部肿胀麻木及术后24h内出血血肿;②术侧拇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观察压迫止血前、压迫2h、压迫终止时术侧拇指血氧饱和度改变;③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有无桡动脉急性闭塞

8、、迷走神经反射、局部皮肤破损坏死等严重并发症。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止血情况A组、B组、C组病人一次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5.0%、97.5%和97.5%。A组2例病人由于腕部过粗,气囊难以准确压迫,渗血较多,改用常规绷带压迫后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