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

浅谈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

ID:21979591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6

浅谈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_第1页
浅谈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_第2页
浅谈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_第3页
浅谈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_第4页
浅谈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中药的应用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各种中药及其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药因其自身的特征和上风,在防病治病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功能,在传统的熟悉中,以为中药是纯自然物质,功能热和,无毒副功能,因而备受人们喜爱,忽视了中药的不良反应,这是对中药熟悉上的误区。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亦不例外。目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药理探究的深进,中药的给药途径及其剂型较传统都发生了大变化,中西药适用不断增多,中药的不良反应也经常见于各种专业杂志,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向。在中药不良反应中,又以引起皮肤不良反应最为常见,笔者对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毒性反应、过敏反应

2、)的目前状况结合临证所见加以总结,以期能重视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加强中药平安性的探究。1外用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1.1致病中药及其制剂外用所致发病的中药品种复杂,大致可分为单味药物、多味药物和外用制剂3类。外用制剂可分为自制、制剂和成药,而成药又分外用贴剂和外用擦剂。根据所收录的资料,致不良反应的中药及其剂型有90余种,见表1。表1外用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各类中药、制剂及其构成1.2发病类型在477例患者中,临床诊断均以症状体征或病情发展为依据。按照《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整理回类。除过敏性休克外,多数过敏反应均以皮肤损害为主,经概率计算法分析,发病率依次为接触性皮炎、荨

3、麻疹、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型红斑、植物日光性皮炎,见表2。1.3发病类型和外用中药及其制剂的关系498例患者中,以皮肤损害为主者485例,占总发病数的97.38%,尽大部分为接触性皮炎,共469例。斑蝥制剂外用所致者5例,并出现肾脏损害,其中2例出现肾衰、休克、死亡;鸦胆子制剂外用所致者2例,2例都出现过敏性休克;非皮肤损害仅有过敏性休克者13例,2.61%。在引起接触性皮炎的药物中外用制剂者最多,共407例,明显多于新鲜单味或多味药物外用者(P<0.01);而单味或多味药物的生药、煎液及浸出液外用致病则明显少于直接接触外用者(P<0.01)。外用制剂中和白酒、酒精

4、和醋等辅料适用的自制制剂发病的有276例,明显多于复方成药及自制膏霜致病者(P<0.?01),但前者几乎均为引起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而后者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居多(P<0.01),见表3。表2发病例数及其构成表3各类型发病和外用中药及其制剂的关系1.4外用中药及其制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致病中药制剂中以白酒、酒精或醋等辅料适用的自制制剂最多,其他依次为复方成药制剂、膏霜自制制剂、新鲜中药、单味、多味中药煎液、浸出液或粉剂。从以上分析表明,其致病因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中药外用治疗虽会出现不良反应,但加进辅料或者制成复方成药后,加大了致病率,可见中药及其制剂致病和辅料

5、和剂型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和酒、酒精和醋等辅料适用时,几乎均会引起原发刺激性皮炎,这和白酒、酒精和醋等辅料带有较强刺激性有关。有实验表明在五虎丹和75%酒精调用所致的接触性皮炎中,和酒精适用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外用自制膏霜发病明显少于其他制剂,这可能和膏霜制剂的基质平安性相对较高有关。(2)由中药造成皮肤的不良反应,以毒性反应及***反应较为常见,尽大多数单味中药都含有多种不同的化学成分,其中不含刺激性的物质。新鲜中药直接外用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又明显多于单味或多味药物的煎液、浸出液或粉剂,且其中原发刺激性皮炎明显多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说明毒性反应在中药外用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中占

6、有重要地位,可能是由于新鲜药物中含有刺激性物质的浓度较高,而药物的煎煮、加工炮制既能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又可破坏部分抗原成分,并使刺激物或抗原的浓度大大降低。(3)药物本身的因素也必须重视,毒性较强的药物可造成重要脏器的损害、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如斑蝥及鸦胆子制剂。(4)外用复方成药由于药物、剂型、辅料和使用方法等情况较复杂,要确定致病因素存在很大困难,不仅如此,其他制剂和药物也存在难以确定致病药物或药物致病成分的情况,即使是同一株药物,不同的部位也有不同的药用价值,产地不同、采摘季节不同、炮制方法不同、储存时间不同等都能改变中药的药用成分。此外药材中附着的有害物质、粉尘、虫

7、害等均会在药物的接触和使用中造成危害。2内服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致病中药、中成药及发病类型:致病中药品种繁多,有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菌藻类,按剂型可分为单味、复方及中成药,收录致病中药及中成药制剂有59种,其致病后的临床表现较外用制剂更多样化,见表4、表5。表4内服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表5中成药致皮肤不良反应3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致病中药注射剂及发病类型: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日趋增多,仅次于抗生素,在不良反应中又以***反应最为普遍。见表6。表6致病中药注射剂及发病类型4内服中药、中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