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用信息社会的眼光看世界

序用信息社会的眼光看世界

ID:21983357

大小:9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26

序用信息社会的眼光看世界_第1页
序用信息社会的眼光看世界_第2页
序用信息社会的眼光看世界_第3页
序用信息社会的眼光看世界_第4页
序用信息社会的眼光看世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序用信息社会的眼光看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供信息注意保存未经允许请勿引用信息化研究2013年第8期总第47期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2013年11月25日用信息社会的眼光看世界张新红【编者按】本文是作者为“信息社会50人论坛”编著的《边缘革命2.0: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作的序,该书已于2013年11月由上海远东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文概括并提炼了全书鲜活的、丰富的新思想和新实践,是领略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时期新思维魔方的一个指南和参照。18用信息社会的眼光看世界张新红2011年9月9日,“信息社会50人论坛”宣告成立。一群以研究中国信息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学者聚集在一起,将关于信息社会的新思想、新成果奉献出

2、来,于是便有了这本书。确定让我来写这个序是论坛理事会定下来的,理由好像并不复杂:这本书是论坛的首份年度报告,作为本年度论坛的轮值主席,大家说这是责无旁贷。于是,便没了推辞的理由。于是,便有了这个序。用信息社会的眼光看世界,是论坛成员达成的共识,也是本书的主旨和主线。看完书稿后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收录在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盏聚光灯,从不同视角照亮着信息社会。中国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正在经历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加速转型。这个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迷茫、兴奋与不安交织在一起。大变革需要大思路、新思维,信息社会50人论坛希望能提供适应这种需要的大思路、新思维,

3、而本书及以后的年度报告便是对这种大思路、新思维的集中展示。信息社会50人论坛和《信息社会共识》因为有了“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才有了这本书,所以要了解本书就不能不说说这个论坛。往大了说,信息社会50人论坛在中国的出现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关于信息社会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但全球对信息社会已经到来的共识达成要晚了几十年,其标志性事件是在2003年世界信息社会高峰论坛第一次会议在日内瓦的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信息社会的《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从那以后,信息社会的概念才逐渐在中国官方语言中出现。2006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出台,第一次将“为进入信息社

4、会奠定坚实基础”作为战略目标。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从信息革命、信息化转向信息社会,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成立一个学术研究平台的条件便也基本成熟了。论坛的发起和成立却是具体而微的。这里不得不提到王俊秀18先生,在我的印象中,他应该算是论坛的第一位策划者。俊秀先生曾是中国第一家博客网站的创办人,对信息社会当然有着难得的敏锐触角。2010年7月29日我收到俊秀先生通过新浪微博发来的一封私信,说看了我的微博希望有机会当面交流。我回信说第二天我们将发布第一份关于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水平的测评报告,欢迎他参会并指导。他来了,说很兴奋,应该联合做点什么。我想,从那时起他就在动成立论坛的

5、心思了。2011年5月,我正在湖北恩施参加一个会议,接到俊秀先生电话,说正在琢磨成立一个信息社会论坛,希望我所负责的信息化研究部能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当时我对成立这样的一个论坛并不是太有底气,但还是欣然同意了。后来一起与阿里研究中心的梁春晓先生等多次聚会商谈,曙光日现。5月16日晚,几家发展单位聚在一起,就成立论坛交换意见并初步达成共识。5月19日,在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的一次研讨会上,成立信息社会50人论坛的想法首次公布,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认同。之后的筹备工作便紧张而有序了。2011年9月9日,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信息社会50人论坛配合阿里巴巴年度网商大会的召

6、开在杭州举办了第一次研讨会,宣布论坛正式成立。关于论坛的定位,后来制定的《章程》中是这样描述的:“信息社会50人论坛”是由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阿里研究中心等五家单位共同倡议并发起,由信息社会研究领域的有识之士组成的学术群体。论坛宗旨:论坛聚集国内致力于中国信息社会问题研究的一批著名学者及领域内专家,以“开放分享、相互学习、平等争鸣、文责自负”为原则,共同研讨中国信息社会的发展问题,为中国信息社会的发展提出建议。这次会议还确定了论坛的定位、任务、工作模式。会议决定由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

7、心主任汪向东任第一届轮值主席。作为成立会上的一项重要成果,《信息社会共识》的发布值得一提。这份共识凝聚了论坛成员对信息社会的思考与期盼,也可以称之为是中国版的“信息社会原则宣言”。《共识》最后提出:“我们希望,我们的后代将因我们现在的选择而受益,为我们现在的行动而自豪。”可以说,本书就是延展了这份期盼,并为实现这份期盼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利器。18信息社会共识(2011年9月9日杭州)人类正在迈入一个潜力巨大的时代——信息社会的新时代。“在这个新兴社会中,信息和知识可以通过世界上所有的网络存在、交流、共享和传播”(联合国信息社会原则宣言,2003)。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