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复习总结

空气调节复习总结

ID:21983550

大小:247.0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6

空气调节复习总结_第1页
空气调节复习总结_第2页
空气调节复习总结_第3页
空气调节复习总结_第4页
空气调节复习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空气调节复习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空气调节※绪论1.空气调节(简称空调)的意义子在于“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状态”,或“使空气处于正常状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空间内,对于空气温度、湿度、流动速度及清洁度进行人工调节。※第一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第一节湿空气的物理性质1.湿空气的密度:p=1.2kg/m3湿空气的密度等于干空气密度与水蒸气密度之和2.湿空气的含湿量d:取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密度与干空气密度之比座位湿空气含有水蒸气量的指标,换言之,即取对应lkg干空气的湿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气量,所以有d=0.622;W,干空气及水蒸气的压力;)或d=0.6223.相对湿度湿

2、空气的水蒸气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压力之比,即(p=-^xl00%(P.b--饱和水蒸气压力)4.湿空气的焓h:在空气调节中,空气的压力变化一般很小,可近似于等压过程,因此可直接用空气的焓变化来度量空气的热量变化。已知干空气的定压比热=1.005^7/(权*QC),近似取1或1.01;水蒸气的定压比热c/;.q=1.84U/(幼•"(?),则干空气的焓:hg=cp.^t,kJ!kg干•’水蒸气的焓:=~.

3、与其同时存在的dkg(或g)水蒸气的焓,即A=S.gM+(2500+c,叫•咖第二节湿空气的焓湿图1.必须知道3个参数(含大气压强)才能查出其他参数2.热湿比线:一般在h-d图的周边或右下角给出热湿比(或称角系数)e线。热湿比的定义A/z£=是湿空气的焓变化与含湿量变化之比,即;进一步,如有A状态的湿空气,其热量(Q)变化(可正可负)和湿量(W)变化(可正可负)己知,则其热湿比应为£=I(式中2的单位为kJ/女W的单位为kg//?)3.【例1-3】已知B=101325Pa,湿空气初参数为G=20°C,%=60%,当加入1000kJ

4、/h的热量和2kg/h湿量后,温度28r,求湿空气的终态ft。【解】在B=101325Pa的h-d图上,据fA=20°C,%=60%找到空气状态A,求热湿比:+e=J10000=5000;过A点作与等值线£=5000的平行线,即为A状态比变化的方向,+W2此线与t=28°C等温线的交点即为湿空气的状态B。由B点可查出(pB=51%,^=12g/Z:gT,=59kJ/kgT。第三节湿球温度与露点温度1.湿球温度(代表相对湿度):在定压绝热条件下,空气与水直线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也称为热力学湿球温度。2.露点温度(不

5、是独立参数):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湿空气的露点温度也是判断是否结露的判据。第四节焓湿图的应用1.等焓加湿过程,其6-4.19t、2.等焓减湿过程,蒸汽温度为100°C,贝^=26843.喷水-…等焓加湿4.喷蒸汽…•等温加湿5.混合【例1-5]己知=2000知/h,tA=20°C;Gb=500kg/h9tB=35°C9(p8=80%,求混合后空气状态(B=101325Pa)【解】(1)在B=101325Pa的h-d图上根据已知的h识找到状态点A、B,并以直线相连(2)混合点C在&上的位置应符合:£^=G

6、±=200Q=4ACGb5001(3)将A5线段分为五等分,则C点应在接近A状态的一等分处。查岀得=23.PC,(pc=73%,hcIkg,dcIkgo(4)用计算法验证,可先查出hA=42.54V/k8,dA=S.Sg/kg,hR=9A4kJ/kg,dE=29.Og/kg,然后按式GAhA+GBhB=(GA+GftVV和+GBdB=(GA+GMc可得h二入二CGa+Gbd—_c"g.+g.2000x42.54+500x109.442000+5002000x8.8+500x292000+500=56kJ/kgI2.8g/kg可

7、见作图求得的混合状态是正确的。※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第一节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1.什么叫做得热量、得湿量?答:得热量通常包括以下儿个方面:(1)由于太阳辐射进入的热量和室外空气温差经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2)人体、照明设备、各种工艺设备及电气设备散入房间的热量得湿量主要是人体散湿量和工艺过程与工艺设备散出的湿量。2.得热量是负荷形成的根源得热量>负荷(因为有辐射)3.室闪空气参数的确定舒适性、经济性、节能性——湿度、温度、风速、洁净度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P

8、28第三节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1.外墙Ifif的温差传热2.玻璃窗温差传热3.透明的围护结构辐射得热4.内围护结构温差传热总负荷r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室内热源的散热(人、灯、设备)1.得热延和冷负荷的基本概念P34(得热是即刻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