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

ID:21984629

大小:1.27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21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_第1页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_第2页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_第3页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_第4页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比较项目成分条件效果普通洗衣粉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芳香物质、增白物质无特殊要求去除污垢、油脂等,但去污力相对较弱,不易漂洗加酶洗衣粉以上物质+酶类适宜的温度、PH值除去除污垢、油脂等外,还可以清除血、汗、油、色素和食物的汁液等,效果较好添加的酶的种类: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脂肪酶等活性成分活性成分就是洗涤剂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洗涤活性成分是一类被称作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它作用就是减弱污渍与衣物间的附着力,在洗涤水流以及手搓或洗衣机的搅动等机械力的作用下,使污渍脱离衣

2、物,从而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洗衣粉中的磷洗衣粉中的助洗剂是用量最大的成分,一般会占到总组成的15%-40%。助洗剂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束缚水中所含的硬度离子,使水得以软化,从而保护表面活性剂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所谓含磷、无磷洗涤剂,实际是指所用的助洗剂是磷系还是非磷系物质。缓冲成分衣物上常见的污垢,一般为有机污渍,如汗渍、食物、灰尘等。有机污渍一般都是酸性的,使洗涤溶液处于碱性状态有利于这类污渍的去除,所以洗衣粉中都配入了相当数量的碱性物质。一般常用的是纯碱和水玻璃增效成分为了使洗涤剂具有更好的和更多的与洗涤相关的功效

3、,越来越多的洗涤剂含有特殊功能的成分,这些成分能有效地提高和改善洗涤剂的洗涤性能。根据功能要求,洗涤剂中使用的增效成分有这样几类:提高洗净效果的,如酶制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漂白剂、漂白促进剂等;改善白度保持的,如抗再沉积剂、污垢分散剂、酶制剂(纤维素酶)、荧光增白剂、防染剂;保护织物改善织物手感的,如柔软剂、纤维素酶、抗静电剂、护色剂等。普通洗衣粉和浓缩洗衣粉普通洗衣粉,颗粒大而疏松,溶解快,泡沫较为丰富,但去污力相对较弱,不易漂洗,一般适合于手洗;浓缩洗衣粉颗粒小,密度大,泡沫较少,但去污力强(至少是

4、普通洗衣粉的两倍),易于清洗,节水,一般适宜于机洗。含磷洗衣粉和无磷洗衣粉含磷洗衣粉以磷酸盐为主要助剂,而磷元素易造成环境水体富营养化,从而破坏水质,污染环境。无磷洗衣粉则无这一缺点,有利于水体环境保护。为了我们生活环境的健康,建议使用无磷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和加香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就是洗衣粉中加有酶,加香洗衣粉就是洗衣粉中加有香精。加酶洗衣粉对特定污垢(如果汁、墨水、血渍、奶渍、肉汁、牛乳、酱油渍等)的祛除具有特殊功能,同时其中的一些特定酶还能起到杀菌、增白、护色增艳等作用。加香洗衣粉在满足洗涤效果的同时让衣物散发芳

5、香,使人感到更舒适。α-淀粉酶的固定化 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一、固定化技术基础知识酶在水溶液中很不稳定,且不利于工业化使用,因而发展了固定化技术。固定化技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吸附法、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将酶分子或细胞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载体上)。包埋法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反应方式不管是固相柱还是固相悬浮体,回收后,在一定条件下贮存,还可以利用。1.使底物溶液通过装有固相酶的柱,柱留出液即为酶催化的产物。2.有时也可将

6、固相酶或固定化细胞悬浮于底物溶液中,一定时间后溶液即成酶催化的产物。实验原理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淀粉酶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二、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运用吸附法将α-淀粉酶固定在石英砂上。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经过固定化的α-淀粉酶催化后,生成糊精,若流出液加入KI-I2指示液后呈红色,表明水解产物糊精生产。固定化装置—层析柱吸附有α-淀粉酶的石英砂淀粉溶液HST层析柱淀粉溶液吸附有α-淀粉酶的石英砂实验步骤2.试验后,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此层析柱,放置在4℃冰箱里,几天后再重复上述实验,看是否有

7、相同结果。1.将灌注了固定化酶的层析柱放在铁架台  上,用滴管滴加淀粉溶液,使淀粉溶液以0.3mL/min的流速过柱。在流出5mL后接收2mL流出液,加入1-2滴KI-I2溶液,观察颜色。用水稀释1倍后再观察颜色。固定化a-淀粉酶的制备1.在烧杯中将5mga-淀粉酶溶于4ml蒸馏水中。再加入5g石英砂,不时搅拌,30分钟后装入层析柱中。2.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此层析柱以除去未吸附的游离淀粉酶,流速控制为1ml/min。实验结果12341、2mL水+1~2滴KI-I2溶液、2mL淀粉液+1~2滴KI-I2溶液、2

8、mL淀粉滤液+1~2滴KI-I2溶液、2mL淀粉滤液+1~2滴KI-I2溶液+稀释1倍实验注意事项a.控制滴灌流速。0.3mL/min的流速,我们就可以控制每分钟滴管流出量为每分钟6滴(6=0.3mL/50uL)。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流速让淀粉和淀粉酶充分接触,反应。b.显色。在流出5mL后接取2mL过滤液,然后向试管中加入1-2滴KI-I2溶液。切记,K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