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务实之用

国学经典务实之用

ID:21985939

大小:1.80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0-21

国学经典务实之用_第1页
国学经典务实之用_第2页
国学经典务实之用_第3页
国学经典务实之用_第4页
国学经典务实之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务实之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博达国学:杨千路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智慧——谈国学经典的务实与务虚之用学习国学经典“三境界”*了解性地学*理解性地学*参悟性地学务实之用务虚之用务实之用一、完成学业语文教材(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古诗共74首,还有古文选句、名言警句、谚语、对联、騈句等若干。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新教材文言文比例由原来的20%上升到30%。人教版高中新语文教材的特点之一:增加了古代文学作品新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占16个单元(包括古代诗歌3、古代散文9.5、古代小说2.5、古代戏曲1),全套教科书共34个单元,文言文约占课文总数的41%。台湾过

2、去白话文只占40%的比例。文言文比例高一55%,高二65%,高三75%;台湾的中学语文,不仅要求学生会读文言文,还要能用文言文写作,要求显然比我们高。务实之用一、完成学业升学考试语文教材(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应试”2011年四川省高考成都语文卷:满分150分,其中,作文60分,余下的90分中,文言文考题32分。2011年四川省中考成都语文卷:满分150分,其中,作文60分,余下的90分中,文言文考题35分。两类考试均涉及课外的文言文。务实之用一、完成学业升学考试语文教材深造学习“应试”(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杨门学规”38岁三

3、轮车夫被复旦破格录取读博士务实之用二、提升文化“文化强国”(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聚焦文化体制改革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务实之用二、提升文化“文化强国”就业选择(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的消息:2010年应届毕业生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将达到近700万人……务实之用二、提升文化“文化强国”就

4、业选择“应世”职业发展(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良禽择木而栖务实之用三、修缮品行“斗妈大全”(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教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古代优秀教育者的榜样:孟母窦燕山境教务实之用三、修缮品行“斗妈大全”北大推荐要求“教育”(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务实之用三、修缮品行“斗妈大全”北大推荐要求“教育”学生道德现状(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二、尊师的气氛淡化。三、缺乏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社会道德问题一、

5、诚信度降低。四、道德目标自我化,标准多元化,取向功利化,行为庸俗化。中国传统社会道德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勇务虚之用(解决自己与世界的问题,从“活着”到“生活”)一、成为社会人*教育是培养社会人的过程。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宇宙之规律,自然之法则,社会之秩序。德:践行宇宙之规律,自然之法则,社会之秩序。道德知行统一五伦常关系伦常道德夫妇父子(长辈和晚辈)兄弟(自己和同辈亲人)

6、君臣(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朋友(自己和他人)夫和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敬臣义朋友友信社会人中国道德文化的表现:伦常道德伦常道德教育就是培养一个人如何恰当地与自然相处,与他人相处,与社会相处。务虚之用(解决自己与世界的问题,从“活着”到“生活”)一、成为社会人*教育是培养社会人的过程。*适应社会关系,平衡社会角色。儒家重视三个方面:1、尊重传统2、重视教育3、回报社会学儒家要做到三点:1、内心感受要真诚2、对方期许要注意3、社会规范要遵守务虚之用(解决自己与世界的问题,从“活着”到“生活”)二、强大内心*灵魂有归属,精神有寄托苏东坡驾驭压力、笑对人生“问汝平生功业

7、,黄州惠州儋州。”“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别海南黎民表》《阅读:国民不可或缺的精神涵养》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调查,近几年国民阅读率(即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数量与识字者总体之比)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2005年为48.7%目前,我国国民有阅读习惯的人仅占总人口的5%,这个比率不仅比发达国家,就是比印度也低得多。苏东坡:“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8、”在我国图书阅读者中,2005年人均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