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

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

ID:21986313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_第1页
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_第2页
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_第3页
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_第4页
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商业汇票作为直接对接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重要支付结算和信贷投放融资工具,对解决企业融资难、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纸质票据的低效率流转制约了票据市场发展的广度与深度。200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建设并投产运行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电子商业汇票(以下简称电子票据)应运而生,实现了商业汇票业务全流程电子化处理,标志着票据市场发展进入电子化时代。一、电子票据的特点及优势电子票据是出票人以数据电文形式制作的,委托付款人见票即付或在指定曰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

2、票据。电子票据是纸质汇票的继承和发展,其所体现的票据权利义务关系与纸质银行承兑汇票是一致的。与纸质票据相比,电子票据具有以数据电文签发、流转并以电子签名取代实体签章,以网络传输取代人工传递,以计算机录入代替手工书写,从出票、背书、贴现、兑付全过程电子化,大大提高汇票业务的安全性和时效性,有效地克服了纸票操作风险大的缺点,其对于杜绝伪造、变造票据案件,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结算效率、控制融资风险、促进统一票据市场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电子票据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电子票据业务自推广以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14年我国全年电子票据累计承兑金额30720亿元,

3、同比增长89%,占全部票据比重的13.9%;累计贴现金额15005亿元,同比增长134.3%;累计转贴现金额48069亿元,同比增长146.4%,交易金额(贴现、转贴现)占全部票据的10.4%。电子票据承兑和交易金额占比显著提升,表明票据市场正逐步进入电子化时代,但这可能是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从当前情况看,电子票据交易金额占比仍然低于电子票据承兑金额占比,表明电子票据的流通性尚不及纸质票据。纸质票据仍然是当前票据市场流通的主体,电子票据的发展仍然需要突破一些瓶颈。三、制约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的有关因素(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现行《票据法》规定,票据在签发、兑付

4、、贴现等环节所记载事项和签章必须是书面形式,它是针对纸质票据的票据行为和法律责任所进行的规范。电子票据业务一旦出现纠纷,将导致相关主体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模糊不清,相关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二)交易主体少电子票据转贴现渠道不畅影响银行机构推广业务的主动性。由于行内系统建设等原因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机构等地方性银行机构无法接入ECDS,这些银行机构恰为票据转贴现交易活跃机构。(三)渠道不畅与纸质票据相比,办理电子票据业务还要求客户自身和交易对手均开通网上银行和电子票据业务,只有企业自身及其上下游企业同时具备应用电子票据的条件和意愿,企业才可能签发或接

5、受电子商业汇票。目前,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区域发展不均衡,行业较为集中,电子票据流转不畅通,导致企业无法办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四)意愿不强电子票据从签发、流转各个环节都需要由企业财务人员通过网上银行自行操作,增加了企业财务成本,提高了操作难度。同时与纸质票据相比,办理电子票据业务线下需要向银行提交的纸质材料并未减少。(五)网上银行安全不容忽视近年我国发生多起网上银行诈骗案等,使电票安全性受到质疑。四、推广电子票据业务发展对策(一)完善相关票据制度,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尽快推动《票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明确电子票据自签发、流转等各环节参与方的法律责任

6、。(二)加快金融机构自身系统建设,尽快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增加转贴现交易主体。(三)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电子票据业务宣传和推广活动,加大各省市、区域业务推动力度,平衡业务发展,缓解电子票据跨区域流通问题。(四)通过提供模拟系统或远程指导等方式,让客户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电子票据业务操作,逐步提高企业高管、财务人员对这项业务的认知度。(五)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网上银行安全防范体制,加强对网上银行日常业务的监督,严厉打击利用电子票据进行金融犯罪的行为,确保网上银行业务安全运行。(作者单位: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责任编辑:张莉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