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形象的塑造

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形象的塑造

ID:2198721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形象的塑造_第1页
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形象的塑造_第2页
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形象的塑造_第3页
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形象的塑造_第4页
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形象的塑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形象的塑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形象的塑造  【】本文以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篇的小说文本出发总结出了婴宁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并基于总结得出的婴宁这一人物特征采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得出了这一人物形象在我国文学史中的意义。  【关键词】《聊斋志异》;婴宁;文学史意义    婴宁这一人物形象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一个人物。她出自于《聊斋志异》的第二卷的第八篇《婴宁》篇。在小说中不仅赋予了婴宁容华绝代的美貌,爱花爱笑的自然天性,还赋予了她不懂世事的痴憨和内心的狡黠的复杂的性格特征。  一、婴宁的人物形象分析  1、爱花爱笑天性自然  爱花是婴宁

2、这一人物形象的重要的特点之一。在《婴宁》篇中写到花的竟达到二十几处之多,可以说花就是婴宁的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文中婴宁的第一次出场就是这样写的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这就使读者在第一眼就感受到了这个女子对花有着不同一般的喜好,也为后文进一步写花埋下了伏笔。  除了爱花,婴宁这一人物形象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爱笑。《婴宁》篇全文四千余字,其中写到婴宁的笑的竟达四十多处,这比文中写花的次数要多上二十次之多。所以,单从这一方面来说她的爱笑这一特点要远远比她的爱花这一特点来的突出。  2、生性痴憨且又狡黠善良  首先是婴宁的生性憨

3、痴的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婴宁的这一名字的。婴宁之名,取自于《庄子大宗师》中所说: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攖宁。攖宁也者,攖而后宁者也,也就是得失成败不动于心的精神境界。(2)婴宁的憨痴还体现在小说中鬼母对她的评价。先是在给王子服介绍婴宁时说:颇亦不顿,但少教训,嬉不知愁,其中嬉不知愁一方面是说婴宁的她的天真无邪,另一方面则是说她不知世事即憨痴之意。  除了生性憨痴之外,婴宁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她还有狡黠一面,这一特点隐藏于生性的憨痴这一大的方面而不为人所熟知。其实她的这一性格特点在小说中也是有着鲜明的体现的

4、。当她第一次与王子服的不期而遇时,她故意遗花地上以此来梅木传情,而对王子服的骂语个儿郎目灼灼似贼,表面上是骂王子服而其实际上则是则是以骂语来暗送秋波。  二、婴宁形象的构造  1、婴宁形象的构造是表达孤愤、寄托理想的产物  这要从婴宁这一人物形象本身进行分析,主人公形象的特点主要有两大点:第一是她爱花爱笑,天性自然,第二是她性格既有憨痴的一面同时又有狡黠善良的一面。这些特点是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规定女子行莫回头,语莫掀唇,笑不露齿,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行为规范相背离的。从这一点上看,蒲松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主张人性自由、个性解放的早期的民主主义

5、的思想,是对封建社会所主张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的一种反叛,也就是说婴宁形象的塑造实际上是表达对这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即寄托了的孤愤之情)。  2、婴宁形象的塑造是传统思想的心理内核作用的产物  儒家所倡导的积极入世的思想也必然在其文学作品中吐露。婴宁在来到王子服家之前是那么的天真烂漫、至真至纯。因为她所住的地方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仙境,在这里没有人世的嘈杂,社会的清规戒律,有的只是合沓的乱山,无多的茅屋和花草的世界,所以她的行为是自由的,没有受到任何的束缚和羁绊。但当她出于幻域,顿入人间时,她发现自己进入的是一个到处设置了行为规范,人性受到极大

6、束缚的世俗社会,自己的个性和行为却是和这个充满清规戒律的社会相矛盾。  三、婴宁形象的文学意义  1、婴宁形象的构造是对以往狐类小说的超越  《婴宁》篇中对婴宁的生活环境的描写可谓十分的详细,小说中分别对她所住的村庄及所住房子的院前、院中、屋内和后园进行了深入的描绘,从而塑造出来一个幽僻清静、鸟语花香的美丽环境。正是在这个美丽的环境熏陶之下,婴宁的形象才具有爱花、爱笑、纯朴天真的特点。这与西方文学中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相符的,正是在这一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之中才形成了婴宁这样自然天真的性格。而对于人物的行动状况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7、的描写也是以往这类小说中所没有的或者说是以往小说所罕见的。在《聊斋志异》中对人物形象的行动状况和人物心理的描绘可谓是深入的。  2、婴宁形象的构造是对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延续  小说中的婴宁之笑,笑的是如此天真、如此自然,她的笑完全是她的那种天真、纯朴、自然、烂漫的内心情感在没受到任何羁绊和束缚情况下的展露,所以才会有后来由于墙下恶作剧被王母批评,内心的这种秉性消失,从而不再复笑,同时对于婴宁之笑的描写也体现出了提倡人性解放,反封建主义的主张。其次、这篇小说运用了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婴宁这一人物形象。一方面,就取材而言,这篇小说属于虚构的

8、狐鬼花妖的故事类型,所以必然需要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这和屈原的《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意象塑造一样。另一方面对于主人公爱花、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