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内部运行机制与制度设计初探

集团化办学内部运行机制与制度设计初探

ID:2199452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5

集团化办学内部运行机制与制度设计初探_第1页
集团化办学内部运行机制与制度设计初探_第2页
集团化办学内部运行机制与制度设计初探_第3页
集团化办学内部运行机制与制度设计初探_第4页
集团化办学内部运行机制与制度设计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团化办学内部运行机制与制度设计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内部运行机制与制度设计初探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集团化办学制度研究课题组吕相清为保证集团化办学组织内部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必须进行内部运行机制与制度设计的创新设计,完善这一运行机制,是推进集团化办的重要研究课题。其内部运行机制与制度设计内容应从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约束制度方面入手,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一、集团化办学内部组织与管理机制设计职教集团的建立决不是成员简单的叠加,而是从资源、组织结构到制度的集成创新,它是职业教育增长方式的一个根本性转变。通过集团化办学形成单个成员的“小”与“专”和整个集团的“大”与“全”的综合优势,实现资源优化和功能整合

2、。其办学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是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因此,集团化办学组织只能围绕这一目标和任务,设置组织机构,规范各机构的岗位职责,合理设置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决策、监督、执行、协商、调解等工作机制,以及履行职责的行为过程流程和操作规范。当今为实现集团化办学的各项功能而组建起的各型职业教育集团是比较规范与相对完善的集团化办学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的管理制度层面基本上涵盖了各型多法人联合办学的集团化办学管理制度类型,只是参与合作办学的主体可能只是在合作办学中合作的层次、深度与环节的差异,其相关制度层面完全可以借鉴。由于集

3、团化办学是以契约形式组织起来的多元化法人集合体,自身无法取得法人资格,以职业教育集团形式组建的合作模式只能在自主、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点上,体现市场化驱动实现双赢,围绕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这项公益事业,以《职业教育集团章程》为根本准则,在增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处理好各参与主体的权、责、利的关系。根据管理的层次、幅度和授权决策次序,制定和完善职教集团基本制度和具体管理办法。从产学研方面着眼,完善人才“共育”的专业建设制度,建立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标准建设课程,包括《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建专业条例》、《校(院)长与企业厂长(经理)联席会议制度》等规范落实;建立校企“共享”的师资培育管

4、理制度,落实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提高企业员工文化技能水平,并联合对外开展培训服务。包括《集团内专业教师参加集团内企业锻炼的有关规定》、《企业职工培训管理办法》等;通过《企业技术骨干聘为教师考核办法》、《校企合作教材建设与管理制度》落实合作实施专业课程教学,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实践课程、实训课程的教学;在工学结合的制度保障上,建立《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协议》,健全校企“共管”的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制度,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平台将课堂搬进生产性实践基地,包括《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考评办法》、《顶岗实习发生意外处理办法》以及《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工

5、作手册》等共同负责顶岗实习管理。建立《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办法》、《职业教育集团学分互认暂行规定》等管理文件实现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建立《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促使联合开发新项目、新产品、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校企产业与专业深度融合拓展空间。在人财物方面,需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人事、劳资制度》形成竞争、开放、流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集团化办学财务、财产管理,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效益分配制度》,集团的各种收益在集团成员间根据在具体项目中承担的责任、贡献的大小进行合理分配,实现校企利益共享。事实上集团内部的各项具体管理制度都

6、可在主体间签订的契约或章程的约束下,根据集团内运转的实际情况并参照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进行创建与修订,不存在固定不变模式,也不应是今天集团化办学制度研究的重心。二、集团化办学内部工作及责任制度设计职业教育集团是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它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等市场主体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结,实现资源优化和功能整合,促进专门人才培养效益的最优化,以此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流传下来的职业教育与企业职业岗位和职业标准的脱节问题。校企深度融合使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校和企业在统一的课程计划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深度融合

7、中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可以是“厂中校”或“校中厂”方式。该方式可以说是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的最佳切入点。以此方式,将企业与学校可用的人财物,转化为共享的人才培养教育资源高效使用。从我国集团化办学实践看,职教集团的治理结构按照校企深度融合的要求,集团组织应搭建理事会组织机构(由地方政府牵头,整合行政区域内的职教资源,组建的职教集团成立管理委员会领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