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遥感课程

雷达遥感课程

ID:21995569

大小:208.5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6

雷达遥感课程_第1页
雷达遥感课程_第2页
雷达遥感课程_第3页
雷达遥感课程_第4页
雷达遥感课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雷达遥感课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的原理及应用简述摘要:本文主要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的发展,原理及应用做丫简单的介绍,大致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相关文献的简要综述,在上课时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的相关知识有Y—些丫解,所以这次作业选择对InSAR做一个相对整体的简述,即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的发展开始到现在的应用及将来发展的展望。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测量的发展雷达干涉测量最初是用于行星和月球表面测绘,jPL的Goldstein在1965年

2、就开始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最早的实验是1969年用于对金星的测图计划。利用雷达干涉技术成功地提取丫月球表面的高程面,后来对相关的技术又进行丫改进,并延伸到对地观测。Graham于1974年率先报告了机载干涉雷达用于地形测绘的实验。他是用Goodyear公司的机载双天线SAR系统获取雷达数据,用光学方法进行干涉处理。随后Zebker和Goldstein将其引入JPL的机载系统实验,此时,首次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直接用两幅复数影像形成干涉。INSAR实验也相继由数个实验室实现,掀起的INSAR研宄热潮至今不息。Seasat数据解

3、密后,进行了数天间隔的重复轨道INSAR实验。相位缠绕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也相继提出,Gabriel等人的研究证实丫差分干涉可以用于检测和估计地表的微小变化,精度可达数个毫米。此后,在许多的星载遥感实验屮都把INSAR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如SIR-B,SIR-C/X-SAR,ERS-1/2,Radarsat,JERS-1,ENVISAT和未来的Radarsat-II,ALOS,LightSAR及EOS计划等。INSAR在军事领域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领域的潜力FI益明显。另一个重要的进展,是单轨纵向干涉方案的提出和实验论证。

4、该项技术可以提取海洋洋流的重要信息。在这种情形下,天线之间的基线很小(近似为零),同吋获取的两幅影像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只是相位有微小的差别。正是这微小的差别可以反映出在这非常短时间间隔内每一个分辨单元内的微小变化,这是一种对R标运动速度非常敏感的INSAR模式。传感器方面,发展多波段、多极化的干涉能力是当前的发展趋势,多个通道数据源的信息融合是提高精度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由于传统的INSAR成像方式是单极化,单波段(频率)的方式,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用于描述地物散射的过程,极化干涉测量概念的提出试图揭示出极化与干涉之间的关系,用

5、于提高INSAR性能。极化数据木身也可以推导出地形坡度和高程,在意大利Mt.Etma地区则使用航天飞机的L、C、X波段的干涉数据的集成,来生成较高质量的DEM的数据,尤苏为解决植被覆盖地区DEM提取问题提供了一条潜在的途径。为了提高INSAR技术的可应用性,新的星载SAR遥感计划也在孕育之屮。例如,为了克服时间去相关(TemporalDe-correlation)的问题,美国在SMTR计划屮推出丫双天线SAR系统取得成功。相继又推出了轮状InSAR计划和星座计划。、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的基本原理机载或星载SAR系统所

6、获取的影像中每一像素既包含地面分辨元的雷达后向散射强度信息,也包含与斜距(从雷达平台到成像点的距离)有关的相位信息。将覆盖同一地区的两幅雷达图像对应像素的相位值相减可得到一个相位差图,即所谓丁•涉相位图(Intcrfcrogram)o这些相位差信息是地形起伏和地表形变(如果存在)等因素贡献和的体现。inSAR正是利用这些具有高敏感特性的干涉和位信号来提取和分离出有用信息(如地表高程或地表形变)的,这一点与摄影测量和可见光、近红外遥感主要利用影像灰度信息来重建三维或提取信息是完全不同的。本文是针对重复轨道横跨轨道工作模式的描述。

7、1.干涉相位信号地面目标的SAR回波信号不仅包含幅度信息A,还包括相位信息®,SAR图像上每个像元的后向散射信息可以表示为复数Ac?'相位信息包含SAR系统与目标的距离信息和地表目标的散射特性,即:中=-^R+中Obj(1)式(1)中,4it为双程距离相位;R为SAR与目标之间的斜距;R为SAR与目标之间的斜距;0Qbj为地面0标为地面0标的散射相位。设地面S标点P两次成像时的图像分别为:CfA^1,C2=A2ei4)2⑵式屮,G为主影像,C2为辅影像。丑有:中1=一芋R+中obh;中2=一芋R+中Obj2(3)通过主辅图像的

8、共轭相乘,可得复干涉图为:I=C:•(O1°2)(4)式中*表示取共轭。涉O为干涉相位,则有:中=中1一中2=—Y(R1—R2)+(Ct>obj1-中Obj2)⑸如果W次成像时,地面H标的散射特性不变,即斜距差ARzRH^,则干涉图的相位仅与两次观测的路程差有关,即:0=-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