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改介绍

一、新课改介绍

ID:21997661

大小:59.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21

一、新课改介绍_第1页
一、新课改介绍_第2页
一、新课改介绍_第3页
一、新课改介绍_第4页
一、新课改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新课改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于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同年,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改革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思路,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了实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全面推广阶段。2001年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其20个学科(小学7科、中学13科)的49种新课程实验教材首

2、次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新课程进入实验阶段。2002年秋季,将进一步扩大实验范围,启动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工作,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全面进入实验阶段。全国实验规模达到同年级学生的10%至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3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将达到同年级学生的35%左右。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的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将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至70%左右。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      

3、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

4、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高中新课程改革1、第一阶段(2004年)2004年秋季,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式启动。首批进入高中课改的是: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这是新高中课程改革的第一阶段。2、第二阶段(2005年)2005年秋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只有江苏省。2004年—2010年高中新课程改革时间表3、第三阶段(2006年以后)2006年进入课改的有五省(市):辽宁、天津、福建、安

5、徽、浙江。2007年有五个省市进入课改:北京、吉林、黑龙江、陕西、湖南。2008年进入课改的有四省区:山西、江西、河南、新疆。2004年—2010年高中新课程改革时间表2009年进入课改的四省区:河北、湖北、云南、内蒙古。2010年进入课改:广西、贵州、青海、甘肃、西藏,至此全国全面实施新课改。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课程结构一、课程理念(1)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Ⅰ)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Ⅱ)学会学习的方法,具有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Ⅲ)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课程结构(2)强调整合性,建立科学与人文

6、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普通高中教育力图塑造的是:不仅能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而且也能认识自己;不仅能够经世致用,而且还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健全人格的人。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课程结构(3)完善评价机制,合理处理校本评价、外部评价的关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评价观。(Ⅰ)完善校本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手册,真实描述、记录反映学生的教育、发展过程; (Ⅱ)优化外部评价,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外部评价包括高考和社会的评价。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课程结构二、课程结构    高中新课程的整体结构有四大特点:模块制、选修制、学段制、学分制。1、模块制    新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

7、”、“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三者是层次递进的包容关系:(Ⅰ)学习领域:高中新课程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构成。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课程结构(Ⅱ)每个领域均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Ⅲ)每一科目又包括若干模块。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