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见之明探究综述

后见之明探究综述

ID:22000264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6

后见之明探究综述_第1页
后见之明探究综述_第2页
后见之明探究综述_第3页
后见之明探究综述_第4页
后见之明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见之明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后见之明探究综述  【内容提要】后见之明指后见判定(可得益于事件结果反馈的判定)和先见判定(不知晓事件结果时的判定)的系统差异,其探究范式大体可分为两类,假定型设计和记忆型设计。后见效应的探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文章对后见效应的探究范式、探究结果、及其有关理论进行了扼要综述,并对其应用价值加以评述。【题】学术述评  人们这样调侃历史学者:每当一个事件发生之后,他们总能找到若干理由,证实这一事件必然发生。事实上,岂但历史学者,每个人(或许可称作朴素历史学者)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此类心理偏向。人们都曾有这样的体验,觉

2、得自己“早就知道”某一事件(如球赛、婚姻、选举等)会出现何种结果。但是,假如有人宣称自己“早知如此”时,别人往往会对其言谈打个折扣,以为他不过是个“事后诸葛”。  Fischhoff最早对后见之明(hindsightbias)做了实验探究,在实验中,他向被试呈现历史画片,比如,19世纪英国人和尼泊尔哥尔喀人(Gurkhas)战争的画片。在先见(foresight)条件下,不将战争的实际结果告知被试,要求被试对4种可能结果成为终极事实的可能性进行评定;而在后见条件下,告诉被试战争结果,然后要求他们假定自己不知道实际结果,对

3、4种可能结果成为事实的可能性进行评定。探究发现,后见条件下的被试,较之先见条件下的被试,对实际结果出现的评定更有把握。Fischhoff将后见之明定义为后见判定(可得益于事件结果反馈的判定)和先见判定(不知晓事件结果时的判定)的系统差异。    1 后见之明的探究范式及主要结果  后见之明的探究范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假定型设计(hypotheticaldesign),如前所述Fischhoff的探究,其方法为比较两组被试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判定,一组被试不知道事件结果,另一组被试知道事件结果,但要求他他假定自己不知道;

4、另一类是记忆型设计(memorydesign),其方法是比较一组被试的初始反应和回忆反应,首先要求被试对事件某些可能结果作出一系列判定,然后,让被试知道事件的真实结果,再要求他们回忆原来的判定。  我们可以看到,假定型设计的实验情境,很类似于历史学者在事件发生之后进行评论(在此之前未曾置喙);而记忆型设计的实验情境,则类似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些事件作出猜测,事件发生之后,又对自己先前的猜测进行回忆评述。Hert的元分析结果r=0.17,信度矫正后r=0.25),但此效应极为强固,难以消除。  Fischhoff和Bey

5、th探究了人们对当前新闻事件的先见和后见判定。他们在1972年尼克松总统出访北京和莫斯科之前,要求被试对可能出现的诸多结局作判定;在尼克松出访后,再要求这些被试回忆其先前对每一结局的可能性判定,看自己是否猜测正确。探究发现,被试表现出明显的后见效应:对于他们以为已出现的结果,后见判定比先见判定所评定的可能性更大;相反,对于他们以为没有出现的结果,后见判定比先见判定所评定的可能性更小。这就是说,即便是被试内设计,也同样会出现后见效应。  Fischhoff和Beyth在实验中,明确要求被试:“请再一次填写问卷。这一问卷和两

6、周前测试所用问卷相同。写出你当时对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判定”。在这种情境下,被试不会将后见判定误以为对当前知识的评估,他们会把后见判定看作是对先前知识状态的正确回忆和重构。固然指导语明确要求被试再现初始的可能性判定,但并没有减小后见效应。  Davies探索了先见判定的提示对后见判定的影响。Davies预期,在被试做后见判定时,向他们提示其先见判定时的想法,应会减小后见效应。在实验中,被试首先阅读某心理学实验的程序,然后评定出现不同结果的可能性。两周之后,主试向这些被试报告实验结果,并要求他们再次评定实验结果。探究固然证

7、实了Davies的预期,呈现其先见判定的被试,其后见效应减小,但此效应不能完全消除。  很自然,人们会将后见效应和被试的动机联系在一起。但假如以为,被试之所以表现出后见效应,就是希看自己显得聪明、有远见,则未免失于简单。比如,Fischhoff在实验中通过指导语改变被试的动机强度,并没有影响其后见效应的大小。  然而,动机因素似乎是和其他因素共同起功能来影响后见效应的。Hell等比较了认知因素和动机因素对后见效应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正确答案的呈现时刻、被试对其初始回答编码的精细程度、被试正确回忆其初始回答可得到的酬金;

8、实验的因变量为被试由先见判定而后见判定的变化幅度(以百分比为指标)。结果发现:(1)初始回答的可回忆程度(由进行初始估计和回忆初始估计的间隔时间来控制)和初始回答编码的精细程度,这两个认知因素的效应明显,初始回答越轻易回忆,后见效应越小;(2)诱使被试正确回忆的酬金和两个认知变量存在复杂的交互功能。在酬金较高的条件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