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0kv线路防雷设计

论10kv线路防雷设计

ID:22005742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论10kv线路防雷设计_第1页
论10kv线路防雷设计_第2页
论10kv线路防雷设计_第3页
论10kv线路防雷设计_第4页
论10kv线路防雷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10kv线路防雷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10KV线路防雷设计摘要:下文对目前几种主要的线路防雷方法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新的防雷办法,可供参考。  关键词:防雷10kV线路      1对几种常用防雷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下面对目前主要采用的3种防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1.1加装氧化锌避雷器  加装氧化锌避雷器可显著提高线路防雷水平。在杆塔良好接地时,可有效降低雷电过电压,迅速将雷电流导入地层,保护绝缘子不被击穿,防止大电流侵入变电站。若遭连续雷击或当雷电流较大时,可能会引起避雷器爆炸、线路接地等故障,造成停电检修。另外,避雷器在长期工频电压应力下发生故障时,线路不能确保正常运行。鉴于以上原因

2、,单独采用避雷器的有效性还不确定。  1.2全线架设避雷线  架设避雷线是送电线路最基本的防雷措施之一。避雷线在防雷方面有以下功能:①防止雷电直击导线,雷电直击导线时绝缘子上的承受电压是架设避雷线时的7~8倍;②雷击塔顶时对雷电电流有分流作用,减少流入杆塔的雷电流,使塔顶电位降低;③对导线有耦合作用,降低雷击杆塔时塔头绝缘(绝缘子串和空气间隙)上的电压;  ④对导线有屏蔽的作用,降低导线上的感应电压。根据《电力设备过电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7-79)、《500kV电X过电压保护绝缘配电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SD119-84)对各级电压线路架设避雷

3、线要求如下:  a)220kV及以上架空线架设双避雷线;  b)110kV架空线一般全线架设避雷线,在雷电频繁地带架双避雷线;  c)60kV负荷重要,且雷电频繁宜全线架设避雷线;  d)35kV及以下线路一般不沿全线架设避雷线。规程规定,35kV线路有避雷线线路耐雷水平为20~30kA。假设上导线高度Hd=8m,档距L=80m,雷电强度按30kA计,根据《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3-79)推荐如下经验公式:避雷线与档距中央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S=0.012L+1.0,则S=0.012×80+1.0=1.96m。  规程对于满足S的避雷线,雷击档距中

4、央避雷线时,一般不会发生档中闪络;若雷未击档距中央,一般会被杆塔吸引。雷击杆塔时过电压及耐雷水平:  接地电阻RCH=10Ω;  分流系数β=1/[1+Lgt/Lb+RCH×τ(/Lb×2)]=0.76;  线路绝缘上承受电压的最大值:  Uj=I(βRCH+βLgt/2.6+Hd/2.6)(1-k)=8.9I;  若雷电强度I=30kA,则Uj=267kV,此时耐  雷水平I1=U50%÷(βRCH+βLgt/2.6+Hd/2.6)(1-K)=  11.2kA,耐雷水平I1<30kA,而绝缘子50%概率击穿电压U50%=100kV

5、据此认为,绝缘强度不够是10kV线路耐雷水平低的主要原因。  但全线架设避雷线也有不少缺点,如投资大,运行维护不方便等,更重要的是,如果雷电直接落在避雷线上,而10kV线路与避雷线距离不超过1.0m,在杆塔接地不合格的情况下难以保证不发生闪络,同样不能起到防雷的作用。  1.3与绝缘子并联放电间隙  放电间隙是最简单的防雷保护装置,它的构造简单,成本低廉,维护方便。放电间隙的工作原理是:当架空电力线路遭受雷击时,就会在线路上产生一个正常绝缘所不能承受的高电压,这个外来的大气过电压,往往使线路上绝缘最弱的地方发生击穿,将大量的雷电流泻入地层。由此可见,放电间隙

6、的保护作用和阀型避雷器一样,所不同的只是放电间隙没有消电的管子和阀性电阻而已。放电间隙按其结构形式的不同,分棒型、球型和角型等3种型式。  a)棒型间隙。结构简单,但伏秒特性较陡,且每次放电时,电极将会受到严重的烧伤,甚至不能继续使用。  b)球型间隙。它有平坦的伏秒特性,所以保护性能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球型间隙每次放电后有严重的烧伤,使间隙距离加大,不能保证下次正确动作,增加了维护工作量。因此近年来很少采用。  c)角型间隙。这种间隙在放电时,工频电流通过在电极相距最近之处产生的电弧,由于电动力和热的作用,使在羊角形间隙上部构成的电弧迅速拉长,这样电弧一

7、般易于自动熄灭。要是电流达到几十A以上(如10kV系统中大于20A时),电弧就很难自行熄灭,而变成接地故障了;如果两相以上的间隙同时击穿放电,那么就相当于相间短路,势必会使线路跳闸。  因此装了保护间隙的线路,必须尽可能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才能保证对用户不间断供电。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保护间隙,其结构应保证下列条件:  a)间隙距离稳定不变。  b)间隙放电动作时,防止电弧跳到其它设备上去。  c)防止与间隙并联的绝缘子受热损坏。  d)间隙正常动作时,防止电极被烧伤,影响下次动作。  e)间隙的电极宜镀锌。  2提出新的防雷方法  综上所述,3种防雷方法都有

8、可取之处,但都有缺点,如果将这3种方法结合起来取长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