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第七版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第七版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ID:22008775

大小:6.68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8-10-21

机械原理第七版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_第1页
机械原理第七版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_第2页
机械原理第七版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_第3页
机械原理第七版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_第4页
机械原理第七版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第七版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8.1平面连杆机构简介1.什么叫连杆机构原动件的运动都要经过一个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中间构件才能传递到从动件的低副机构2、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低副机构、易制造、易润滑、效率高、承载能力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设计复杂、累计误差大、不易平衡原动件运动规律不变时,改变构件的相对长度可实现多样化的运动规律,能实现特殊的运动轨迹可实现远距离的运动和动力的传递3.本章研究的内容:基本形式及其应用基本知识设计方法d:机架(Frame)、b:连杆(Coupler)、a、c:连架杆(Sidelink)a:曲柄(Crank):与机架相联并且作整周转动的构件;c:摇杆(Rocker):与

2、机架相联并且作往复摆动的构件;根据连架杆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形式的铰链四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8.2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8.2.1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连架杆为曲柄和摇杆。曲柄主动时,可以将曲柄的连续转动转变为摇杆的往复摆动。可能存在着急回特性。1、曲柄摇杆机构当以摇杆主动曲柄从动时,将摇杆的往复摆动转变为曲柄的连续转动。有死点位置。2、双曲柄机构----两连架杆均为曲柄可以将主动曲柄的匀速连续转动转变为从动曲柄的变速连续转动平行四边形机构---对边杆长相等且平行1)两曲柄以相同速度同向转动2)连杆作平动有运动不确定的问题反平行四边形机构----对边杆长

3、相等但不平行以长边为机架,杆2作等速转动时,杆4作反向变速运动。3、双摇杆机构----两连架杆均为摇杆将主动摇杆的往复摆动转变为从动摇杆的往复摆动8.2.2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1.变换机架2.转动副向移动副的演化1)曲柄滑块机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2)导杆机构3)摇块机构和定块机构应用:牛头刨床、插床、回转式油泵等应用:摆缸式内燃机、液压驱动装置等抽水唧筒、抽油泵等。4)双滑块机构(含两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缝纫机机针动画椭圆仪十字滑块联轴器(用来联接中心线不重合的两根轴)主动件1与从动件3具有相等的角速度3.改变运动副尺寸----偏心轮机构回转副B扩大到包括回转副A,使杆2成为

4、回转轴线在A点的偏心轮。圆盘的几何中心B与转动中心A不重合,称为偏心轮。偏心轮机构的应用例子----颚式破碎机①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杆长条件);②连架杆与机架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cbda+£+cadb+-£)(badc+-£)(曲柄存在条件8.3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8.3.1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先判断是否满足杆长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若满足:当最短杆为连架杆---曲柄摇杆机构当最短杆为机架---双曲柄机构当最短杆为连杆---双摇杆机构判断思路:若不满足:双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有曲柄的条件?曲柄滑块机构中应使AC1>AE,即:

5、b-a>e故:b>a+e或a<b-e,对心式,e=0,∴a<b导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8.3.2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及行程速比系数传动角γ——压力角的余角。8.3.3四杆机构的传动角和死点位置压力角α——从动件受力点(C点)的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一般情况γmin≥40°~50°γmin在什么位置呢?Cos∠BCD=A+Bcosφ,当φ=0°或180°时,cosφ=±1,∠BCD分别出现min和max,当∠BCD为锐角时,∠BCD就是γmin,当∠BCD为钝角时,γmin=180°-∠BCD。∴γmin出现在曲柄与机架共线的位置。死点位置:当连杆作用给曲柄的力过曲柄的回转中心时,

6、不能产生回转力矩而使从动件出现卡死或运动不确定现象。此时机构的传动角为零度。 消除----可对从动曲柄施加外力(如飞轮)或采用机构错列。夹紧机构用此原理快速加紧工件飞机起落架8.3.4铰链四杆机构运动的连续性8.4平面连杆机构设计8.4.1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按照给定的运动轨迹设计四杆机构(轨迹生成机构设计)1、按照给定的连杆一系列位置设计四杆机构(刚体导引机构)2、按照连架杆的一系列位置设计四杆机构(函数生成机构)3、按照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函数生成机构)按照给定的运动规律设计四杆机构设计方法:作图法、解析法和实验法B1C1B2C2b12c12AD1)按照连杆的二个位置设计四杆

7、机构无穷多解8.4.2用作图法设计平面连杆机构1.刚体导引机构的设计2)按照连杆的三个对应位置设计铰链四杆机构ADB1C1B2C2B3C3b12c12b23c23唯一解例∠A1P12A2=∠B1P12B2=φ12=-φ21∠A1P12A0=∠B1P12B0=φ12/2由极点P12看互为对面杆的两个连架杆A1A0和B1B0时,视角均同向且等于连杆平面转角的一半,即:φ12/2,这一等角关系成为等视角关系,或等半角关系。等视角定理连杆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